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精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 号: 0121311370627
课 程 设 计
题 目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学 院 自动化学院 专 业 自动化专业 班 级 1303班 姓 名 李 杰 指导教师 周申培
2016 年 6 月 1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李杰 专业班级: 自动化1303班
指导教师: 周申培 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
题 目: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被控对象为电炉,采用热阻丝加热,利用大功率可控硅控制器控制热阻丝两端所加的电压大小,来改变流经热阻丝的电流,从而改变电炉炉内的温度。可控硅控制器输入为0-5伏时对应电炉温度0-300℃,温度传感器测量值对应也为0-5伏,对象的特性为带有纯滞后环节的一阶系统,惯性时间常数为T1=30秒,滞后时间常数为τ=10秒。
1)设计温度控制系统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画出框图;
2)编写积分分离PID算法程序,从键盘接受Kp、Ti、Td、T及β的值;
3)通过数据分析Ti改变时对系统超调量的影响。
4)撰写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
5月24日 查阅和准备相关技术资料,完成整体方案设计
5月25日—6月1日 完成硬件设计并调试
6月2日 提交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
摘 要 1
1 设计任务及分析 2
1.1 设计任务要求 2
1.2 设计系统分析 2
2 方案设计 3
2.1 硬件系统设计 3
2.2 软件流程图 4
3 控制算法 5
3.1 PID控制算法 5
3.2 积分分离的PID控制控制算法 6
4 系统仿真 7
4.1 仿真程序及图形 7
4.2 仿真结果 8
4.3 结果分析 10
5 心得体会 11
参考文献 12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摘 要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是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规律。实际运行的经验和理论的分析都表明,这种控制规律对许多工业过程进行控制时,都能得到满意的效果。利用计算机可以很好地使用PID算法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具有较高的精度,并且可以很方便的改变PID参数,以达到不同的控制效果。
本设计的控制对象为电热炉,控制量为电炉温度,利用单片机对大功率可控硅导通角的控制,可以很方便地改变电热丝两端的电压,从而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而热电偶配合单片机编程,能够较精确地得到炉温,使单片机能够实时发出控制信号,快速将炉温调节为给定值。当外界出现干扰使炉温发生变化时,单片机能够通过PID算法快速使炉温回到给定值。
为了使PID控制更加稳定可靠,本设计加入了积分分离的改进措施,当偏差较大时取消积分作用,利用PD控制快速使系统趋于稳定;当偏差小于某一个值时,加入积分作用,以消除静差。利用Matlab软件,可以通过仿真得到Ti改变对系统超调量的影响。
关键词:PID控制 Matlab 系统超调量
1 设计任务及分析
1.1 设计任务要求
被控对象为电炉,采用热阻丝加热,利用大功率可控硅控制器控制热阻丝两端所加的电压大小,来改变流经热阻丝的电流,从而改变电炉炉内的温度。可控硅控制器输入为0-5伏时对应电炉温度0-300℃,温度传感器测量值对应也为0-5伏,对象的特性为带有纯滞后环节的一阶系统,惯性时间常数为T1=30秒,滞后时间常数为τ=10秒。
要求完成的任务:
1)设计温度控制系统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画出框图;
2)编写积分分离PID算法程序,从键盘接受Kp、Ti、Td、T及β的值;
3)通过数据分析Ti改变时对系统超调量的影响。
4)撰写设计说明书。
1.2 设计系统分析
本系统的以电炉为控制对象,以电炉温度为控制量,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电炉温度,并将测得的数据经过A/D转换后送入计算机,计算机系统将检测得到的温度与炉温给定值进行比较,并计算偏差,按照预置的控制算法,对可控硅控制器的导通角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控制热阻丝两端的电压,起到温度调节的作用。利用单片机可以方便地实现数据采集、转换、处理以及PID算法控制,并通过键盘对一些重要参数进行修正,还具有系统小巧、稳定可靠以及成本较低等优点。由于本次控制对象为电炉,其时间常数较大,因此采用周期不宜过小,避免系统响应过于频繁,降低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并使控制品质变坏,但也不能太大,否则会使误差不能及时消除。
2 方案设计
2.1 硬件系统设计
本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温度传感器、D/A转换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和I/V变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