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诊疗护理规范2017.09.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
一、压疮定义
压疮: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 (NPUAP)和欧洲压疮咨询委员会 (EPUAP)联合定义压疮为:
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一般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
2016 年 4 月 NPUAP 将 “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更改为 “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
二、压疮预防
(一)压疮风险评估
1.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1.1 老年人、内外科成年患者使用 Braden 压疮风险评估量表 (见附件 1)。Braden 量表
得分范围为 6-23 分,得分越高,说明发生压疮的危险越低,15-18 分为低危;13-14 分为中
危;10-12 分为高危;≤9 分为极高危。其中强迫体位患者自动列入高危患者。
1.2 儿童患者使用 Braden-Q 儿童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见附件 2)。Braden-Q 量表得分越高,
说明发生压疮危险越低,16-23 分为低危;13-15 分为中危;10-12 分为高危;≤9 分为极高
危。
2.评估时机
2.1 首次评估:患者入院后 2 小时内完成评估,如遇急症手术等特殊情况,术后及时完
成评估。
2.2 再次评估:评估极高危者每 2 天评估 1 次,高危、中危者每 3 天评估 1 次,低危者
每周评估 1 次,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应随时评估。
3.评估记录
3.1 成人 18 分 (儿童 23 分)作为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Braden 评分≤18 分
(Braden-Q 评分≤23 分),需填写 《Braden/Braden-Q 压疮风险评估护理单》(见附件 3、4),
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成人总分>18 分 (儿童总分>23 分)可终止评分及记录。
3.2 评估为高危及以上的患者,需上报护理部备案;对评估为难免压疮者,科室提出申
报,压疮管理小组成员或科护士长进行复核确认,并提出指导意见。
3.3 患者发生压疮 (含院外)时,一并填写 《住院患者/患儿皮肤压疮报告表》(附件 5、
6),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于 24 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压疮管理小组成员或科护士长 3 个工作
日内现场复核指导。必要时请伤口造口治疗师会诊,协助处理。
3.4 对发生的非难免压疮,一并填写 《住院患者/患儿皮肤压疮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填报护理不良事件,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发生科室写出分析报告,一式两份,科室、护理
部各一份,保存 3 年。
3.5 需要转科的患者,《Braden/Braden-Q 压疮风险评估护理单》、《住院患者/患儿皮肤压
疮报告表》一并移交新病区继续填写;患者出院或死亡后,由所在科室保存至少 1 年。
(二)压疮预防措施
1.警示标识:评估存在危险的患者应在床边或其它醒目位置放置 “防压疮”警示标识。
2.皮肤护理:给予有效的皮肤保护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率,免除不良刺激,适当清洗、
更换衣物,禁用碱性护肤品,维持皮肤弱酸性同时保持皮肤适度湿润可以保护皮肤,在受压
部位使用薄膜敷料、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等敷料,可以减小卧床患者皮肤承受的剪切力,
对于压疮高危患者及高发部位 (枕部、颧骨、肩胛、肘部、骶尾部、髋骨、膝盖、内外踝、
足跟等),应考虑使用多层硅胶敷料来强化压疮的预防。
3.体位安置与变换:合理安置压疮高危患者体位,并协助患者定时改变体位是预防压疮
的必要措施。
3.1 体位变换的频率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皮肤耐受程度、移动能力和所使用的支撑面
的材质而决定。
3.2 侧卧位时尽量选择 30°侧卧位 (右侧、仰卧、左侧交替进行),除非病情需要,应避
免长时间 90°侧卧位。
3.3 充分抬高足跟,可在小腿下垫一个软枕,操作中要沿小腿分散整个腿部的重量,不
可将压力作用在跟腱上。
3.4 除非病情需要,应避免长时间摇高床头超过 30°体位、半坐卧位。因病情需要,必须
摇高床头超过 30°体位、半卧位时,先摇高床尾至一定高度,再摇高床头,避免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