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及英语成语的异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的异同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 徐 康*
摘 要:语言与文化有着共生的关系不同文化的发展必然在语言中体现出来。汉语和英语都含有丰富的成语。本文侧重比较汉语和英语中成语的语义特点、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分析其文化内涵,研究其共性和差异。
关键词:语义 结构 文化
成语既是一种结构固定而凝练、内涵丰富而深刻的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在人们所使用语言中的体现和反映。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非常多的两种语言。汉语和英语中都含有丰富的成语。在汉语中,“成语”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定型的词组或短语” 1。在英语中,“An idiom is a phrase with a special meaning” 2 (“成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短语”)。由此可见,汉英两种语言有关成语的定义,无论是在其短语的外表形式,还是在其简洁精辟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内在意义,概念基本相吻合。
汉语和英语中所包含的成语使用范围都很广,而且成语使用的频率都相当高。无论人们是在使用语言进行口语表达,还是在书写阐述中,都涌现出大量的成语。成语表达言简意赅,并且能增强修辞效果。在中国元朝的郑延玉所著的《楚昭公》第四折中有这么一句话:
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此句中,汉语成语“洗耳恭听”生动而凝练地表明说话者准备十分恭敬地认真倾听。
下面这两个英语句子中,也含有一个英语成语“hammer and tongs”:“He tired easily now. No longer could he do a fast twenty rounds, hammer and tongs, fight, fight, fight, from gone to gone .”
此两句的汉语意思:“此刻他很快就疲倦了。他再也不能精神抖擞地快速打二十个回合,从开始一直奋战、奋战、”恭听cersand tongs 奋战坚持到结束。”后一句中,英语成语“hammer and tongs”就准确概要地此人的过去一直是“精神抖擞地”。
成语的正确应用,往往在人们的叙述或评论中起到幽默生动或者画龙点睛的妙用效果实际上,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的表达具有一些相似性或共性。
第一,汉语和英语的成语都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特征是语义的统一性或整体性,即一条成语所表达的是一个整体的意思。无论是理解汉语成语或英语成语,都只能从整体的意思来考虑,而不能分别理解词义。每一条成语的意思都不仅仅是构成词语意义的简单相加。另一个特征是其结构的固定性或定型性,即成语的词序结构一般不能随意更改或颠倒,也不能随意增减词,或者任意使用其它的词来替代某个词。
在前面提到的汉语例子中,成语“洗耳恭听”,就不能从字面上来单独地理解每个词的词义,而必须在了解词义的基础上,弄清它的实际含义。不能仅从字面上将“洗耳”理解成“洗净耳朵”的意思。此处的“洗耳”指“认真地”,“恭”表示“恭敬”,“洗耳恭听”指认真恭敬地听。汉语成语中还有一个成语:“洗耳谛听”。“恭”和“谛”这两个字的含义也有些差别。后者中的“谛”则表示“仔细地”,“洗耳谛听”指认真仔细地听。
同样在上述英语的例子中,“hammer and tongs”这条成语,不能单独从字面上将其理解成“锤子和钳子”。而且,“tongs”(钳子)这一词也不能随意用其它的同义词“pliers”或“pincers”来替代。
第二,按照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的语法功能和结构成分来分析,汉语成语可以分成动词性、名词性、形容词性和副词性成语等四大类。英语成语也包括这四大类。
1、动词性成语
汉语成语 改恶从善指:改掉恶行,一心向善。
例如:“倘天子改恶从善,而效法尧、舜之主,大王此功,万年不朽矣。”——《封神演义》
英语成语 turn over a new leaf (洗心革面,开始新生活)
例如:Could he turn over a new leaf and make good(他能洗心革面,做个好人吗?)2、名词性成语
汉语成语 花花世界指:热闹繁华之地例如:“游不尽花花世界,看不了锦江山。”——《后水浒传》英语成语 narrow escape (九死一生,幸免于难)
例如:“That was a narrow escape” and Alice, a good deal frightened at the sudden change, but very glad to find herself still in existence.(“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