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岳阳楼记第一课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集 体 备 课 通 用 教 学 案
学科:初中语文第四册 课题:27.《岳阳楼记》
蓝山县民族中学 20 年 期 年级
主备人
?
执教人
课时
3
总课时
执教时间
?
备课
成员
?初二语文集体备课组全体老师
分组
学生
学案编号
学习目标
与重难点
1. 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了解“记”的文体特征。(重点)
2. 学习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
3. 把握文章主题,感受作者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课型
教法
学法
导--感--探--训
步骤
师 生 互 动 设 计
教学感悟记录
教
学
过
程
?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 知识储备
●作者简介: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庆历三年,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死后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写作背景:当时作者贬居邓州(今河南邓县),庆历六年6月,与范仲淹同为大中祥符进士、因遭诬陷而被降职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名家绘的《洞庭晚秋图》,连同亲拟《求记书》一并寄给好友范仲淹。范仲淹欣然接受,于九月写成了这篇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散文的一种。范仲淹借为重修岳阳楼作记,一方面重申自己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借此勉励、规劝老朋友。
●岳阳楼简介: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
唐贤今人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zāi)?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3.字词讲解
通假字 1.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
2.百废具兴(通“俱”,全,皆一词多义 夫:
1)予观夫巴陵胜状 那
2)夫环而攻之 发语词,不译
3)未几,夫鼾声起 丈夫
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雄伟景象
极: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尽
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穷尽
3)感极而悲者矣 十分
去:
1)去国怀乡 离开
2)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3)委而去之 逃离,逃亡
或:
1.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空:
1。浊浪排空 天空
2. 长烟一空 消散
通:
1.政通人和 顺利
2 ,北通巫峡 通向
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
5.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
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7.锦鳞游泳(用锦鳞代指鱼群)
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事态; 今义:天气变化)
2.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