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4光合作用.pptx

发布:2017-05-28约3.12千字共8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物体内的 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生理过程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玉米白化苗最终将死亡;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哪些? 绿叶中有哪些色素呢?;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过程;2.制备滤纸条;3.画滤液细线;2; 分 离 色 素;● 方法步骤: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 取材 ? 研磨 ?过滤收集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 4).分离色素 5).观察和记录 ;●实验结果:;;叶绿素a (蓝绿色);色素种类;思考:;初试牛刀1.把溶有色素的层析液,滴在圆形滤纸的中央,色素带圆环从外到内依次为: 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B.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C.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 D.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2.用韭菜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不能用作提取剂的是( ) A.水 B.丙酮 C.酒精 D.CCl4;3.做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正确装置是图中( );4.在该实验中: (1)加SiO2、加CaCO3的目的分别是 :研磨充分;保护叶绿素。 (2)定性滤纸进行干燥处理的目的是使层析液在滤纸条上均匀扩散。将叶绿体色素进行分离的方法叫_________ (3)对滤纸剪去两角的目的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处扩散得过快 (4)画滤液细线要求细、直、齐、浓,这样可避免 色素带部分重叠, 以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5)层析装置加盖的目的是防止层析液挥发。;5、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入2克菠菜,经研磨、提取得到三种颜色的溶液: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回来,所以叶片才呈现绿色。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例题. 在光照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有利的色光是 ,其次是 效果最差的是 A.红光 B.蓝紫光 C.白光 D.绿光 ;例题.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第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有些蔬菜大棚用红色或蓝色的塑料薄膜代替普通塑料薄膜,有的温室内悬挂发红色或蓝色的灯管。 1.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这样做对光合作用有影响吗? 2.为什么是用红色或蓝色的呢?用绿色的可以吗?;叶绿素a和合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红素重要吸收蓝紫光。 注: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回来,所以叶片才呈现绿色。 ; 1817年,两位法国科学家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出叶绿素,当时并不清楚叶绿素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研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时,发现叶绿素并非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个细胞中,而是集中在一个更小的结构里,后来人们称之为叶绿体。;叶绿体结构模式图;4、资料分析:叶绿体的功能;;讨论:恩格尔曼实验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结论:;二、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发现过程;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完全来源于水。;;;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①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 ; 4、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一半曝光,一半遮光;;美国卡尔文;年代; 例题: 在光合作用实验中,如果所用的水中有0.20%的水分子含有18O,CO2中有0.68%的CO2分子含有18O,那么,植物进行光合作释放的O2中,含18O的比例为 ( ) A、0.20% B、0.44% C、0.64% D、0.88%;反应条件: 反应场所: 原料: 产物: 能量变化:;1、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2).暗反应阶段;3)、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3、光合作用中H、C、能量的转移途径: H2O中H的转移途径: CO2中C的转移途径: 能量的转移途径:; 请分析光下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后,其体内的C5化合物和C3化合物的含量如何变化?;总结如下表:;4、光能转换为生命动力的过程;5、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四、自养生物的类型; 能够直接把从外界环境摄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