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欧姆定律专题复习讲解.ppt

发布:2017-04-16约2.55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七章 欧 姆 定 律 专 题 复 习 ;(3)本实验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________和_________。 (4)实验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利用如图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他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R (5Ω、10Ω、15Ω)使电阻成整数倍地变化,相应的 电流记录于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结论: R两端电压不变时,R中的电流与R的电阻值不成反比。 他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二:欧姆定律的理解 ;变式1:欧姆定律的理解 1、一导体连在某电路中,如果把加在这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情况(  ) A、电阻和电流均保持不变 B、电阻保持不变,电流是原来的2倍 C、电阻和电流都变为原来的2倍 D、电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电流变为原来的4倍;类型三: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一个电阻的两端加上3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A,导体的电阻是_____Ω,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的电阻为____Ω。;;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2=2R1,当开关S接1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电压表的示数为6V,则当开关S接2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   ) A、1A,6V   B、2A,6V C、3A,6V   D、4A,6V ;通过导体a、b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导体a、b的电阻相比较( ) A、Ra>Rb B、Ra<Rb C、Ra=Rb D、无法确定;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元件A的电阻为__Ω;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0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和B的总电流是_A;类型五:导体的串联;变式1:导体的串联 如图所示电路,阻值分别为R1、R2、R3的三个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已知电压表V1读数大于电压表V2的读数,则R1、R2、 R3这三个电阻为____联,其中R1___R3;类型六:串联电路比例的计算 长短粗细都相同的铁丝和银铝合金丝,它们的电阻之比是1:10,当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_______,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______。;;变式1:变化电路中的比例问题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之比为1:3,则电阻R1与R2之比为(   ) ;C、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 D、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变式2:电表示数变化问题;变式3:电表示数变化问题 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置于某一位置时,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U1和U2当滑片滑至另一位置时,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0和U20,若△U1=|U1-U10|, △U2=|U2-U20|,则(  );小明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3电阻的大小,依次记录的电压和电流的读数如下表所示。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可推断小明实验时所用的电路可能是下列电路图中的哪一个?(   );如图R1=6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是100Ω,电源电压为12V,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电压表读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是(  ) A、0,20V   B、0,10V C、12V,20V  D、6V,10V;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的阻值 R=10Ω,滑动变阻器 R′的规格为“20Ω1A”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路的阻值在0~10Ω范围内变化时,电流表的示数在0.3A~0.6A的范围内变化,则电源电压为__V;变式1:电路保护问题的计算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两点来回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范围是1-2.4A,电压表的读数范围是7.2-10V,则此电源电压为( );变式2:电路保护问题的计算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电阻R=5Ω,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为了保护电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变式2:并联电路特点的应用 阻值分别为100Ω和10Ω的两个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   ) A、等于10Ω B、大于10Ω小于100Ω C、大于10Ω D、小于10Ω ;如图所示为阻值为R0的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制成的圆环,A、B、C三点将圆环分成三等份(每份电阻为 ),若将其中任意两点连入电路,则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为____。;变式6:并联电路特点的应用;类型十四:并联电路问题的比例求解 将电阻R1与R2并联后接在电源两端,已知R1:R2=1:9,则通电后,通过它们的电流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