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模板加工支设拆除技术交底.docx

发布:2017-04-26约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底部位主体结构工序名称模板工程交底提要:模板加工、模板支设及模板拆除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PAGE \* MERGEFORMAT9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木模板(16mm)、木方(90*40mm)、直径12穿墙螺栓、钢管(48*3.0mm)、钩头螺丝、钢丝网等。 2、施工机具:电锯、手锯、电钻、扳手、钳子、线坠、小白线、海绵条、脱模剂等。 3、作业条件: (1)模板设计:在会审图纸后,根据工程的特点、计划合同工期及现场环境,对各分部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木模板制作的几何形状、尺寸要求,龙骨的规格、间距,选用支架系统。 (2)模板涂刷脱模剂,并分规格堆放。 (3)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4)墙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二、操作工艺: 1、墙、柱模板支设 (1)工艺流程:墙体位置弹线→洞口位置弹线→侧墙模板就位→另一侧模板就位→调整加固→班组自检→项目专检→报验 (2)弹出分线:根据主控制线及开间尺寸大小分别弹出剪力墙、柱的外边线。 (3)现场加工模板:根据模板原材料的大小现场利用圆盘电锯合理进行分割,以模板单位面积利用率最大为原则。 (4)清理剪力墙、柱底部残渣:在安装模板之前用高压冲水或者鼓风机的方式清理墙、柱底面的锯末和碎石残渣。 (5)安装、固定模板: 1)地下室剪力墙模板加固措施 本工程剪力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和钢管)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龙骨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为外龙骨,即外龙骨组装成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片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外龙骨的支点。内楞采用方木,截面40mm×90mm,每道内楞1根方木,间距200mm。外楞采用圆钢管48×3.0mm,每道外楞2根钢楞,间距按500mm、500mm、500mm、500mm、600mm及600mm设置。较高墙体下方四道对拉螺栓加双螺帽紧固,地下室外墙及人防墙使用止水螺栓。 2)柱模板加固措施 柱箍竖向间距取500mm,柱模板竖楞截面采用方木,截面50mm×100mm,间距100mm。柱箍采用圆钢管,截面尺寸为48×3.0mm,每道柱箍2根钢箍,间距500mm。 (6)校正剪力墙、柱方正、垂直和位置:采用木制的“凹型垂直度检测仪”对剪力墙、柱的垂直度进行检测,监测时将一构件分为上下两部进行检测,并用粉笔在模板表面做好调整标记,通常采用(单位:mm)进行标记,正号表示外凸,负号表示内凹。 图1凹型垂直度测试仪 (7)按照上述方法安装剪力墙、柱模板后,全面检查安装质量,注意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都挂通线检查,并作好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力支杆的固定。 (8)沿模板边线贴密封条:对于模板接缝部位密封状况不理想时,采用贴密封条的方式(或海绵条)进行二次密封,以防止漏浆。 2、梁模板支设 (1)弹出梁轴、梁边水平投影线:根据主控制线及开间尺寸大小弹出梁两侧外边线。 (2)复核分线:通过开间位置的相对尺寸关系对各分线之间距离进行复核,以便及时调整。 (3)搭设内架: 1)地下室 本工程地下室梁底板下部支撑小横杆采用φ48×3.0mm钢管作为横楞,横楞间距为0.5m,支撑系统采用φ48×3.0mm的钢管,梁下横向(宽度方向)两侧立杆与梁底正中立杆间距为0.95m,纵向(跨度方向)立杆间距为0.95m。 2)±0.000以上楼层 本工程±0.000以上楼层梁底板下部支撑小横杆采用φ48×3.0mm钢管作为横楞,支撑系统采用φ48×3.0mm的钢管,梁下横向(宽度方向)两侧立杆间距为1.05m,纵向(跨度方向)立杆间距为1.05m。 3)构造加固措施 进行本工程内架搭设时,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在立面满设剪刀撑,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m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梁底模板应由多层16mm厚木制板组成。对于梁跨度超过4米的情况应对梁进行0.3%幅度的起拱。当梁高700≤h1000mm时,梁两侧加设双钢管,用Φ12穿梁螺栓连接,螺栓设在梁腹板高度中间偏上位置,螺栓水平间距1000mm;当梁高h700mm时,梁侧模竖向背楞采用50×100方木,用钢管三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