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氮及其化合物讲解.ppt

发布:2017-04-19约3.04千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氮及其化合物;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 , 氮氮叁键的键能高达 , 键能 ,分子结构 ,化学性质 。;③与活泼金属反应:N2+3Mg    Mg3N2   ;2、氮的氧化物;;小结:;1、氨气的性质及用途;⑶化学性质;【例1】如图所示: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震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呈喷泉状喷出,则a、b可能是: ( );②与酸反应;4NH3+5O2  4NO+6H2O;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思考:;N2+3H2    2NH3(正反应放热);NH4++OH-  NH3↑+H2O;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加蒸馏水溶解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 加NaOH溶液 加热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瓶口看是否变蓝;【1】下列事实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 A.氧化性 B.酸性 C.不稳定性 D.挥发性 (1)硝酸存放在棕色瓶中密封保存 ( ) (2)浓硝酸可以和铜反应 ( ) (3)木炭和浓硝酸反应 ( ) (4)锌和硝酸不产生H2 ( ) (5)氧化铜溶于硝酸 ( ) (6)不用硝酸制SO2气体 ( ) (7)用铁槽存放浓硝酸 ( ) (8)检验SO42-时不能先用硝酸酸化 ( ) ;纯硝酸是 色、有 气味、易 液体 能跟水以 互溶, 常用浓HNO3的质量分数为 , “发烟硝酸”的浓度为 。 ; 4HNO3   4NO2↑+O2↑+2H2O;③强氧化性: ; ;(i)????????硝化反应(如与苯反应) (ii)??????酯化反应(如与纤维素反应) (iii) 颜色反应(如与蛋白质反应);小结:(1)硝酸表现强氧化性时的反应规律:;(2)NO3—与还原性较强的离子(Fe2+、SO32-、I—、S2—)和单质Cu等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能共存,但当溶液调节到一定酸度时,就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依据上述步骤,完成下列填空: ⑴溶解银的硝酸应该用_____硝酸(填“浓”或“稀”),原因是_________。 a.减少过程中产生NOx的量;b.减少原料银的消耗量;c.节省硝酸的物质的量。;⑵步骤B加热保温的作用是__________。 a.用利于加快反应速率;b.有利于未反应的硝酸挥发; c.有利于硝酸充分反应,降低溶液中c(H+) ⑶步骤C是为了除去Fe3+、Cu2+等杂质。冲稀静置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产生的沉淀物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a.置换反应    b.水解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关于氮族元素叙述正确的是( ) A.包括N、P、As、Sb、Bi五种非金属元素 B.单质熔沸点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升高 C.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2 D.稳定性:AsH3PH3NH3; [4]已知Bi是原子序数最大的氮族元素,推测Bi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 A.BiH3很稳定?? B.Bi(OH)3显弱碱性??? C.铋酸酸性比锑酸酸性强 D.由反应2Mn2++5BiO3-+14H+=2MnO4-+5Bi3++7H2O??? 可知:化合价为+5价的铋酸盐是强氧化剂。;;元素性质;;注意:⑴红磷的结构至今仍未弄清楚。有人认为,红磷分子是四面体结构的P4分子断裂开1个键之后连接起来而形成的长链状巨大分子。其可能结构如图: ⑵白磷的毒性很大,致死量为60mg~100mg。红磷的毒性很小,但因其往往含有1%左右的白磷,所以也能引起中毒。有毒的磷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是磷化氢,它是无色、有恶臭的剧毒气体,三氯化磷、磷的氧化物、偏磷酸都有毒性。磷急性中毒主要损伤肠胃和肝脏。; [思考]在小试管中加入冷水,套在稍大的盛有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