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年高考阅卷反思高三生物备考教学.doc

发布:2017-03-23约5.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从2006年高考阅卷反思高三生物备考教学 广州市第一中学 郭倩文 本人经历了2006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的阅卷工作,完善了对高中生物备考教学实践过程的认识,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并启发我反思近年来高中生物教学的得失。本文主要根据2006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的38-42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非选择题的评分标准的把握及备考策略。 一、阅卷的基本程序介绍 今年广东省高考再次采用了网上阅卷的形式,阅卷的基本流程大致如下: 1、试评 试评是由阅卷小组的组长、教研员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分组针对每题的答案进行试评、讨论、补充丰富评分细则。 2、正评 每位老师只负责一条题目的评阅,因此每个老师的电脑上只能调出你所评阅的试题,学生答错位置的题目作为问题卷提交。每条题目发给两个不同的人评阅,称为一评、二评,若两人的评分有不同,则该试卷会被提交给小组长评阅,称为三评,四评试卷会被抽查提交给大组长评阅。 值得一提的是,每位阅卷人的情况被网管和小组长随时监控,包括:速度、吻合度、自评率、有效度等,所以没有人可以随心所欲的评分,再加上生物阅卷的评分标准比较明确,各小组的组长是由华师的正教授或研究员担当,治学严谨,阅卷也是公正严明,因此生物阅卷的各项指标都比较高。 二、非选择题评分标准的把握 1.本次阅卷对非生物学专有名词的错别字还不算很苛刻,但是对生物学专有名词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却要求比较高的,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非常强调(例38题)。 2.心灵手巧、刻苦耐劳的研究生是阅卷的主力军,他们阅卷并非如传说般的刻板,只认标准答案,遇到学生个性化的回答,也会与组长、中学老师磋商问题,避免主观误差。 3.试评和正评都补充了科学合理的答案,并明确了不给分的答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型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能使阅卷公平准确。 例:39.(8分)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 ,原因是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 ,原因是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① ;② 参考答案; (1)下降(l分),缺乏光照情况下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长(1分)。 (2)缺乏泥沙,分解者数量太少(1分)。 (3)减少(1分),消费者较多,消耗较多的氧气(l分)。 (4)①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1.5分); ②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应保持适宜比例,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1.5分)。 其中(4) ①小题的补充答案有:光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光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非生物因素;光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l分);若要生态瓶稳定,就必须有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 ②小题的补充答案有:生态系统的成分、种类和数量必须合理(l分),生态瓶中的消费者不宜过多;生态瓶中的分解者不宜过少(0.5分)等 。(4) ②小题还明确列出不给分的答法:生态瓶的消费者,有浮游动物或小鱼一类就够了。 三、38-42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题号 数据 试题立意 试题特点 各小题典型错误 38 (6分) 平均分3.72 难度 0.62 标准差1.56 考查考生对有丝分裂间期时细胞内DNA、蛋白质分子以及某些特征结构变化的掌握情况。 将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知识放在有丝分裂条件下考查,使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1)第1空:DNA水解酶;水解酶:解螺酶。第2空:碱基互补配对;半保留半复制。 (2)回答各种遗传密码; 一酪氨酸—谷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谷氨酸一; 一异亮氨酸一亮氨酸一缬氨酸一异亮氨酸(或组氨酸)—亮氨酸一。 (3)第l空:染色质;细胞膜; 第2空:中心体(粒);星射线;纺锤线。 39 (8分) 平均分4.87, 难度0.609,标准差 1.57 考查了学生生态系统方面的基础知识 通过表的形式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结果(数据)的分析能力。 (1)乙瓶中缺乏光照,藻类不能生长。 (2)丙瓶缺少泥沙,没有(缺乏)分解者。因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除了存在于泥沙中,在水中也有,部分考生不知道水中有分解者。 (3)绝大多数能答对。 (4)很多考生能答到生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