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数据与互联网征信.ppt

发布:2017-05-26约小于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 大数据与互联网征信 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 ——李克强2015政府工作报告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互联网金融本质仍属于金融,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 行业发展“缺门槛、缺规则、缺监管” 信用体系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不健全 从业机构内控制度不健全,存在经营风险 客户资金安全存在隐患,出现了多起经营者“卷款跑路”事件 互联网金融客户特点 线上为主,与客户不见面 客户大部分信息来自线上 客户体验要求高,从客户处可得信息只有:姓名+身份证号 客户其余信息需金融机构通过其他手段或渠道获得 信息分类 客户基本信息,用于个人身份识别与认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教育程度、职业等。 征信信息(人行征信+互联网征信),用于评估个人还款意愿,包括客户的履约能力和信用记录。 第三方数据,用于反欺诈,客户信息的交叉验证等,包括黑名单、社保、政府公共信息等 信息不对称,多数借款人没有征信记录,导致平台和投资人无法辨别借款人的履约能力和还款意愿。目前真正和银行有信贷关系的只有3亿人,占比不足25%,且互联网金融机构绝大多数未能纳入央行征信系统中。 互联网征信公司兴起,主要侧重社交数据、消费数据、行为特征等方面,金融属性方面的数据不完整。 信息获取瓶颈 征信不满足市场需求 个人征信行业现状 首批征信牌照发放在即 第二批牌照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启动 互联网征信未来发展方向:海量数据中淘金 问: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淘金? 答: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是王道!!但受限于数据挖 掘,很难确认挖掘出的数据是有预测能力的还是噪音。 四步走:交叉检验、贴标签、客户画像、知识图谱 现状:国内的P2P,还在前面两个阶段,一步步循序渐进中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