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短文两篇_答谢中书书_记承天寺夜游》20160312.ppt

发布:2017-05-23约1.85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理解课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高兴)起行。 念(考虑,想到 )无[人]与(和) [吾]为乐者, 遂(于是)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睡), 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 有怎样的变化? “欣然” “念无与为乐者” “遂”、“寻”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欣喜之情 有点遗憾 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心有灵犀的喜悦 从容 闲适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闲人 闲情 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自慰自嘲 赏月的欣喜 自得自豪 漫步的悠闲 * *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答复 谢征,作者的朋友。中书,是谢征的官职。 书信 陶弘景 朗读——把握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yù 一、初读,正音并解释重点词语。 tuí 四季 都 消散 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 指人间 神仙生活的美好世界,或指天堂 欣赏 重要词句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实是欲界之仙都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 (季节) (消散) (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 (人间的仙境) (复,再;与,参与,指欣赏) 总领——美 高峰、清流 两岸、五色 写景— 青林、四时 晓雾、猿鸟 夕日、沉鳞 抒怀——仙都、未复 四时 晨昏 美 答谢中书书 总领——美 高峰、清流 两岸、五色 写景— 青林、四时 晓雾、猿鸟 夕日、沉鳞 抒怀——仙都、未复 四时 晨昏 美 答谢中书书 总领——美 高峰、清流 两岸、五色 写景— 青林、四时 晓雾、猿鸟 夕日、沉鳞 抒怀——仙都、未复 四时 晨昏 美 答谢中书书 四、深入文本,理清结构 如何描写景物 1、抓住景物的特征(不同季节、时间变化、气候不同、地理特征) 2、要选好观察的角度(远近仰俯) 3、安排好描写的顺序(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背诵比赛 山 ,古 。 高 ,清 。 两 ,五 。 青 ,四 。 晓 ,猿 。 夕 ,沉 。 实 。 自 ,未 。 记承天寺夜游 读准字音 相与yǔ 藻zǎo 荇xìng 读出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考考你 户 欣然 念 遂 盖 寝 空明 门 高兴的样子 想到考虑 于是 就 睡觉 澄澈明净 原来是 耳 罢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