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姻习俗的思政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淮阴工学院
“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
题目: 关于凯里市湾水村婚姻习俗的调查报告
学 院: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秦存强
承诺书
我是淮阴工学院 建筑工程 学院 工管1121 班学生 。我承诺: 2014 年寒假,我认真仔细地开展了“思政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所写实践报告《 关于凯里市湾水村婚姻习俗的调查报告 》,内容真实,绝无抄袭现象。
承诺人: 日 期:2014年2月14日
关于凯里市湾水村婚姻习俗的调查报告
通过这个寒假的调查,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地湾水苗族婚姻的习俗。这些少数民族的习俗值得我们尊敬与爱戴,与此同时,苗族儿女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将其发扬光大!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苗族婚姻缔结形式,历史上原是自由自主婚,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思想意识的影响,形成自由自主、自由选择、父母包办三种形式并存。湾水苗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建国前,虽然有一夫多妻的,但究其原因主要是个别家庭婚后,多年无生育,或多女无子,乃娶妾生子接香火,继祖业,这在苗族社会中是得到同情的,个别大户人家的男主人,不守规矩,乱婚娶妾,成炎一夫多妻,不仅不能代表湾水苗族婚姻制度,而且还会受到苗族群众的谴责和鄙视。现行的婚姻大部分是自由自主和自由选择婚,尤以自由选择最为普遍,父母包办极少。自由婚姻全过程由青年男女作主张,父母不加干涉。男女双方通过游方、对话唱情歌,相互沟通情感,情投意合后,由男方父母托媒人(苗族媒人,一般是请熟知女方家或与女方家有一定来往的人去帮忙说合)到女方家提亲,征得女方家同意后,就算订婚,择吉日结婚。如女方父母不同意,而男女双方爱情坚贞不渝者,就采取逃婚婚配。逃婚在十三天内,女方家派人找回,婚姻解除;男方再派人去说亲,女方父母同意办酒,也成婚姻;找不回去,十三天后,男方家请酒,终身婚配已定。
他们对婚配选择,是通过 游方 确定,湾水苗族游方受到时间、地点的制限,谈情说爱都在游方坡进行。每个苗寨都有游方坡,大的苗寨有两三个。多选于寨旁风景优美之地,由寨老们按风水择坡,或称土确定。游方的时间一般在农闲(农历九月至第二年的二月)或节日集会期间。每到游方时节,青年男子三五结伴到异姓苗寨游方坡游方,游方时间每天从下午到傍晚,严禁晚上游方。日暮,男女青年便依依告别,反之就要遭到女方家寨上男人的干涉。解放后,苗族女青年从绣花房、灶边解放出来,上学读书,参加工作的增多,有的通过生产劳动、工作接触、节日聚会、赶集、看电影等形式与男子相识,或通过书信表达心意,加深感情,终成伴侣。
对于其结婚仪式,湾水苗族婚礼有托媒、接亲、挑喜水、报亲、回门等仪式。托媒即是男方托媒上门提亲,表示对女方家的尊重,还可沟通两家老人的意见。女方父母征求近族意见后,高兴成亲便公开答复,若另有打算,不作正面回拒,只是寻找一些客观原因作为借口来推委。这样礼貌待人,两家如不成亲,也不会产生怨恨。接亲即是媒人取得女方父母同意后,双方议定接亲娶吉日。接亲是在晚间进行,即“夜婚”。新娘不坐骄不骑马,新郎邀约五六个好友一同去女方家接新娘,新郎新娘亦可去游方,加深感情。姑娘出嫁的当天需洗发。主人请近族中两三个“命好”(当地苗族对有男孩女孩,夫妻健在的人称为“命好”)的妇女替新娘收拾必要的衣裙首饰及梳妆用品等。当新娘更好装临行前,其父母还给一碗酸汤饭吃,意为给酸汤母子做本,以后一本万利有吃有穿。按传统习惯,主人还请一位“命好”的老太替出嫁姑娘编对草鞋,穿着上路,路上新娘切忌滑脚、跌倒。若有滑脚或跌倒,被视为今后在生男育女方面的不吉之兆,婚后两年内还要煮红绿蛋、糯米饭、佳肴美酒,请 巫师 到滑脚处,以“补路”祭祀解脱。宾主晚餐后,寨上大小姑娘簇拥着新娘和娶亲客走出大门,一路欢歌笑语,直至寨边,双方拉开嗓门,用“飞歌”尽情对唱后,才依依不舍离去。在路上如遇另一新娘相对而来,双方交换手上拿的毛巾,表示将来荣华富贵,生儿育女两家一样。男方家在接亲的那天晚上,寨上的男女老少知道后,都自动高兴地聚集拢来等候,迎接新娘。当接新娘的人们来到夫家大门口时,推选一人吟诵祝贺词,小姑出门迎接,替新娘接下一路打来的布伞。新娘需先左脚跨门槛,并说:“来你家来了公,来你家来了太当地苗族的称谓习惯,妻称夫的父、母为公公、太)。”在小姑的陪同下,新娘到淅房先站着休息;待老人们杀死公鸡后,才准坐下休息。主人家备办佳肴米酒款待来看新娘的人们,大家一起入席饮酒唱歌庆贺,往往 通宵达旦 。
新娘接到夫家后,只住十二天,第十三天送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