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普通混凝土详解.ppt

发布:2017-01-17约1.89万字共9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普通混凝土 一、混凝土的定义 混凝土 由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水以及必要时掺入的化学外加剂组成,经过胶凝材料凝结硬化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 普通混凝土 由水泥、砂、石子、水以及必要时掺入的化学外加剂组成,经过水泥凝结硬化后形成的、干体积密度为2000~2800kg/m3,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又称为水泥混凝土,简称为“混凝土”。 二、混凝土的分类 按体积密度分 重混凝土 ρ0>2800kg/m3。 普通混凝土 ρ0= 2000~2800kg/m3。 轻混凝土 ρ0<2000kg/m3。 按胶凝材料分 水泥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聚合物浸渍混凝土等。 按用途分 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道路混凝土、耐酸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 。 二、混凝土的分类 按生产和施工工艺分 预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离心混凝土、等。 按强度分 普通混凝土 <C60。 高强混凝土 ≥C60。 超高强混凝土 ≥100MPa。 三、混凝土的特点 优点 抗压强度高、耐久、耐火、维修费用低 ; 原材料丰富、成本低; 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混凝土与钢筋粘结良好,一般不会锈蚀钢筋 。 缺点 抗拉强度低(约为抗压强度的1/10~1/20)、变形性能差; 导热系数大〔约为1.8W/(m·K)〕; 体积密度大(约为2400kg/m3左右); 硬化较缓慢。 (一)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 混凝土的结构 混凝土的结构 水泥+水→水泥浆+砂→水泥砂浆+石子→混凝土拌合物→硬化混凝土 组成材料的作用 一、水泥的选择 品种的选择 配制普通混凝土的水泥品种,应根据混凝土的工程特点或所处的环境条件,结合水泥性能,且考虑当地生产的水泥品种情况等,进行合理地选择。 强度等级的选择 原则上,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择高强度等级的水泥; 一般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 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可选择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倍左右。 二、砂的技术质量要求 定义 砂是指粒径在4.75mm以下的颗粒。 分类 按产源分 按技术要求分 Ⅰ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类 用于强度等级为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Ⅲ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二、砂的技术质量要求 1.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表观密度ρ0>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ρo>1350kg/m3; 空隙率P′<47%。 2.含泥量、泥块含量及石粉含量 含泥量是指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是指粒径大于1.18mm,经水洗、手捏后小于600μm的颗粒含量; 石粉含量是指人工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具体指标见表。 二、砂的技术质量要求 二、砂的技术质量要求 3.有害物质含量 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等杂物,有害物质主要是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氯化物等。见下表。 二、砂的技术质量要求 4.颗粒级配 (1)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颗粒搭配的比例情况。 (2)级配良好的砂,不同粒径颗粒搭配比例适当,其空隙率小,且总表面积小,可以节约水泥或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颗粒级配采用筛分法确定,详见实验部分。 (4)颗粒级配的指标 级配区 按600μm筛的累计筛余率的大小,可分为1区、2区、3区共三个级配区。详见下页表。 级配合格判定 砂的实际级配全部在任一级配区规定范围内;除4.75mm和600μ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 二、砂的技术质量要求 二、砂的技术质量要求 (5)级配的选择 宜优先选择级配在2区的砂;当采用1区砂时,应适当提高砂率;当采用3区砂时,应适当减小砂率。 5.规格 砂按细度模数大小分为粗砂、中砂、细砂:粗砂 Mx =3.7~3.1;中砂 Mx =3.0~2.3;细砂 Mx =2.2~1.6。 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Mx——细度模数; A1、A2、A3、A4、A5、A6——分别为4.75mm、2.36mm、1.18mm、600μm、300μm、150μ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问题? 砂的颗粒级配区与细度模数的意义相同吗?为什么? 答:不相同。颗粒级配区不能区别砂子的粗细程度的差别。 细度模数相同,级配相同吗?级配相同,细度模数相同吗? 答:细度模数相同,级配不一定相同;但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