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混凝土.pptx
第四章混凝土;1混凝土的定义及分类
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水和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和物,经硬化后得到的人工石材。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石为骨料的混凝土称为水泥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最为常用。;港工混凝土;;;;;;3、混凝土的特性;;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子和石子为骨料,经加水搅拌、浇筑成型、凝结固化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石材”,即水泥混凝土,是目前工程上最大量使用的混凝土品种。“混凝土”一词通常可简作“砼”。
普通混凝土:一般来讲,普通混凝土是指区别于以下几种特殊混凝土而用于一般建筑工程、市政等方面的混凝土。
;混凝土的宏观结构;(一)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水泥;宏观上,混凝土是一个砂、石颗粒状骨料分布在水泥石中形成的复合结构,主要由三相构成:
砂、石骨料是混凝土的骨架——分散相;
水泥石是混凝土的基体相——连续相;
骨料与水泥石间的过渡区——界面相。;混凝土结构图;组成材料;水泥浆
润滑作用——与水形成水泥浆,赋予新拌混凝土以流动性
胶结作用——包裹在所有骨料表面,通过水泥浆的凝结硬化,将砂、石骨料胶结成整体,形成固体
填充作用——填充砂的孔隙,并包裹砂粒;填充石子的空隙,并包裹石子;水
混凝土中的拌和水有两个作用:
供水泥的水化反应
赋予混凝土的和易性
剩余水留在混凝土的孔(空)隙中
使混凝土中产生孔隙
对防止塑性收缩裂缝与和易性有利
对渗透性、强度和耐久性不利;外加剂
化学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缓凝剂——使水泥浆凝结硬化速度减慢;
促凝剂——使水泥浆凝结硬化速度减慢;
减水剂——减少拌和需水量;
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引起封闭气孔;
矿物掺合料: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性能
粉煤灰
硅灰
矿渣;多物相、多孔性复合体
水泥石与砂石骨料均是多物相、多孔性材料
固体颗粒堆聚体
混凝土结构是一个各种尺寸的颗粒堆聚体,砂石颗粒堆积成骨架,水化物与水泥颗粒堆积成水泥石
复杂与非匀质性
骨料种类不一,形状与尺寸不等,分布不均;
水泥石组成与结构不均;
薄弱过??区(厚度约10~50μm)的存在
非固定与可变性
水泥石和过渡区的组成与结构是随时间、温度与湿度环境不断变化着的。;各种尺寸固体颗粒分布的均匀性;
各种固体颗粒堆积的密实性;
固体颗粒的总表面积;
总孔隙率与界面孔隙率;
孔隙特征与孔径分布;3.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因素;密实
较大颗粒堆聚所留下的孔隙由较细颗粒填充,较细颗粒堆聚所留下的孔隙由更细颗粒所填充;
密实度最大或总孔隙率最小时,固体颗粒的总比表面积最小;
界面致密。
均匀
各种物相分布均匀;普通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和水组成,为了改善性能,可添加化学外加剂与矿物掺合料;
砂石构成混凝土的骨架,传递应力,限制变形;
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赋予新拌混凝土流动性,硬化后将骨料颗粒胶结成整体;
混凝土微结构是由骨料相、水泥石相和界面过渡区相构成的复杂结构;
结构特点有
多物相、多孔性的堆积体
复杂而不均匀
非固定而多变
混凝土的理想结构——均匀、密实的堆积体;骨料
水
水泥
外加剂;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性质:
混凝土在凝结硬化前称为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土拌合物不同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而混凝土施工过程对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找出评价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性质。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拌合物状态时要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或称工作性),硬化后的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必要的耐久性;和易性是砼拌合物的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灌、捣实)的难易程度和抵抗离析作用程度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砼的性能。和易性主要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流动性:流动性是砼拌和物在自重或施工振捣的作用下,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型的性能。
流动性反映拌和物的稀稠,关系着施工振捣的难易和浇筑的质量。
粘聚性(抗离性):是砼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互相之间有一定粘聚力,不发生分层、离析、泌水,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
保水性:保水性是砼拌合物保持水分不易析出的能力。
砼拌合物中的水,一部分是保证水泥水化所需水量,另一部分是为使砼拌合物具有足够流动性,便于浇捣所需的水量。
;2、和易性的评定;2、和易性的评定;按《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塑性混凝土、干硬性混凝土分别按坍落度、维勃稠度分为四级。见下表。;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选择,应根据施工条件、构件截面尺寸、配筋情况、施工方法等来确定。见下表。;;5、影响和易性的因素;合理砂率的确定
合理砂率是指在水泥浆数量一定的条件下,能使拌合物的流动性(坍落度T)达到最大,且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时的砂率;或者是在流动性(坍落度T)、强度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