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细胞生物学简答1-69.doc

发布:2017-01-18约3.09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6 五、简答题: 1、简述细胞学说的内容 ①一切生物,从单细胞到高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②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③细胞只能由细胞的分裂而来,即“细胞来自于细胞”。 2.、试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 3、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有哪几个方面、包含哪几个层次? 1研究内容涉及: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增殖、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死亡 细胞的分化与调控 细胞的运动与通讯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2当前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 ①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 ②细胞骨架的研究 ③细胞核和染色体的研究 ④细胞增殖及调控的研究 ⑤细胞分化及其调控的研究 ⑥细胞衰老与凋亡的研究 ⑦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 ⑧细胞工程 4、简述DNA重组技术? 1.目的基因的获得 2.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 3.重组DNA导入受体(宿主)细胞 4.筛选与鉴定 5、细胞融合技术的定义、方法及生物学意义? 定义:两种细胞融合在一起的技术 采用方法:病毒诱导,PEG,电击融合。 植物和微生物融合之前需进行处理,采用用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意义:细胞融合不受种属的局限,可实现种间生物体细胞的融合,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因而是改造细胞遗传物质的有力手段。 6、显微放射性自显影技术的原理? 原理: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生物分子,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所产生的射线作用于感光乳胶的氯化银晶体而产生潜影,再经过显影定影处理,把感光的氯化银还原成黑色的银颗粒,即可根据这些银颗粒的部位和数量对标本中放射性示踪物的分布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 7、细胞膜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其分类。 结构特点:极性强,由磷脂酰碱基和脂肪酸两部分通过甘油基团结合而成。磷脂酰碱基部分较短,称为头部,极性很强,是亲水的。脂肪酸部分是两条较长的碳氢链,称为尾部,是非极性,疏水性的。这种一头亲水,一头疏水的分子称为双型性分子。磷脂分子的脂肪酸碳链多为偶数。 分类:(1)、鞘磷脂; (2)、甘油磷脂: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 8、列举细胞膜蛋白的一些功能。 (1)运输蛋白::Na+-K+泵,主动将Na+泵出细胞,K+泵入细胞 (2)连接蛋白:整合素,将细胞内肌动蛋白与细胞外基质蛋白相连 (3)受体蛋白::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受体,同细胞外的PDGF结合、在细胞质内产生信号, 引起细胞的生长与分裂 (4)酶::腺苷酸环化酶,在细胞外信号作用下,导致细胞内cAMP产生 9、描述细胞膜分子结构的流体镶嵌模型。 ①镶嵌性:磷脂双层分子构成了细胞膜的支架,蛋白质分子则镶嵌于脂双层分子表面或完全贯穿脂双层分子。蛋白质与膜脂的结合程度取决于膜蛋白中氨基酸的性质。 ②不对称性: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性质分布是不同的,不对称的。 ③流动性:磷脂双层分子与镶嵌其中的蛋白质分子不是处于固定位置,分子发生运动而使膜处于不断流动变化之中。脂类和蛋白质分子也处于不断更新中。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以适应细胞中各种功能的需要 10、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 ①遗传和外界环境的理化因素(温度、pH值、离子强度和药物等)。 ②膜脂分子本身的性质 Ⅰ胆固醇含量。双重作用,增加膜的机械稳定性;保证膜处于流动的状态。 Ⅱ磷脂头部碱基的不同。胆碱分子极性强,因此卵磷脂的流动能力强。老年人卵磷脂/鞘磷脂降低,膜的流动性低。 Ⅲ脂肪酸链的的长度。越长,流动性越差。 Ⅳ脂肪酸链不饱和键的含量。含量高时膜的流动性增加。 ③膜蛋白的影响 11、钠钾泵的工作原理 钠钾泵实质上是Na+-K+ATP酶,是膜中的内在蛋白,一般认为它由两个亚基组成,α亚基和β亚基,通过α亚基构象的变化,来完成钠钾离子的转运,每次排出3个钠离子吸收2个钾离子。钠结合在酶上,ATP转化成ADP,酶进行磷酸化构象改变,放出钠离子,吸收钾离子,酶去磷酸化,K+进入细胞,酶构象改变。 12、钙泵的工作原理。 钙泵,即Ca2+-ATP酶,它能将Ca2+泵出细胞质,使Ca2+在细胞内维持低水平。其运输的机制类似于钠钾泵,每个ATP分子的水解,运输2个Ca2+,并逆向运输1个Mg2+离子。钠钙交换器属于反向协同运输体系,通过其来转运钙离子。 13、以细胞对胆固醇的摄取为例,说明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胆固醇主要在肝细胞中合成,随后与磷脂和蛋白质形成低密度脂蛋白,当细胞需要胆固醇时,LDL颗粒特异的与细胞质膜上的LDL受体结合,LDL受体存在的细胞膜的的特化区称有被小窝区,LDL与其受体结合后有被小窝凹陷,形成由网格蛋白包被的含有LDL颗粒的有被小泡。有被小泡很快失去衣被,成为无被小泡。无被小泡与胞内体融合,形成较大的内吞小体。内吞小体有两个命运: ①含LDL颗粒的内吞小体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