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南农食品安全导论第5章营养与疾病.ppt

发布:2017-04-19约2.46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2004年10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二、肥胖症的类型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评价肥胖常用指标。 BMI=体重(kg)/身高(m)2;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0.95 标准体重10%为超重 标准体重20%为肥胖 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 标准体重30%~40%为中度肥胖 标准体重50%为重度肥胖 标准体重100%为病态;*;五、造成肥胖因素 (一)内因 1、遗传因素 2、肥胖受基因表达调控 影响能量摄入:肥胖基因,瘦素受体,增食因子等; 影响能量消耗:解偶联蛋白,β3-肾上腺素受体等; 影响脂肪细胞的储存脂肪: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抵抗素等;;(1)食用过多脂肪是造成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 (2)造成肥胖症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食用过多的糖类,尤其是低聚糖类。 (3)缺乏维生素B族饮食可能造成肥胖症 (4)饮水不足易造成肥胖 ;2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引起肥胖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1)偏食对肥胖症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作用。 (2)少餐多食进食方式可以加强体内的饥饿感,容易造成多食的欲望。 社会因素 行为心理因素;六、合理饮食防治肥胖症;第二节 膳食、营养与肿瘤; 一、肿瘤的类型 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一般的良性肿瘤周围都有一层包膜,不发生扩散和转移。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周围没有包膜,与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界限。;二、肿瘤的病因;三、营养素与肿瘤的关系;(2)结肠癌、直肠癌 过量Fat的摄入促进胆汁酸的分泌。 胆汁酸分泌↑ ? 被厌氧菌作用 ? 产生一些致结肠癌的化学物质二级胆酸(如二羟基胆烷酸、去氧胆汁酸等)。 去氧胆汁酸能够影响肠细胞摄取酶,是致肠癌的基本因素之一。 ;(二)蛋白质与肿瘤的关系 蛋白质:过高:结肠癌、乳腺癌、胰腺癌 过低:食管癌、胃癌 (三)酒精与肿瘤的关系 酒精本身并无致癌作用,但可转运致癌物至其作用部位,加强其它致癌物的作用。 较多研?? ? 酒精可↑口咽部、喉、食管、肝癌危险性,如果饮酒又吸烟者,这种危险性会大大↑,即使饮酒量少也很可能↑结肠、直肠和乳腺癌的危险性,饮酒又可能↑肺癌的危险性 其机制可能是改变了细胞膜的渗透性或作为致癌物的一种溶剂,使该致癌物容易进入对其敏感的器官组织。 ; 四、食物中主要的致癌物质 1.膳食中的致癌物质或直接前体 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族化合物(杂环胺、多环芳烃等)及黄曲霉毒素等 ? 直接或间接的与DNA或核酸结合 ? 启动癌变过程 烧焦(碳化)、烟熏、盐渍、腌制的食品含有多种致癌物 ? 能促进胃癌、食管癌发生 烘烤油煎(炸)的肉类和鱼类食品中分离出的杂环胺类物质 ? 能诱发大鼠发生乳腺癌 不适当的食物贮藏、加工方式 ? 玉米、花生 ? 产生黄曲霉毒素 ? 致动物发生肝癌;虽然食物中的一些物质具有抗癌作用,但研究表明单用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均不是很理想。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验研究、流行病学调查来看,通过天然食物防癌要比单独服用某种营养素或生物活性物质要好。 营养素要与其它的生物活性成分共同作用?才能使防癌效果达到最大。 ;1.合理安排饮食 2. 控制体重 3. 坚持体育锻炼 4.多吃蔬菜、水果 5.淀粉类食物 6. 限制饮酒 7. 肉类食品;第三节 膳食、营养与糖尿病;一、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概念 (一)糖尿病(DM)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代谢紊乱。 (二)胰岛素 胰岛素是胰脏产生的一种激素,调节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同时促使血液内的葡萄糖进入细胞中。 正常人血液内的葡萄糖水平与胰岛素分泌量成正比,但是当出现胰岛?细胞大量被破坏并胰岛素分泌减少甚至不分泌时,细胞便得不到足够量的葡萄糖。;二、糖尿病(DM)的特征 糖尿病的特征为高血糖、尿糖、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异常。临床上早期无症状。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的缺乏,导致细胞得不到葡萄糖,使血液中糖浓度过高,造成高血糖,引起口渴多喝水造成排尿多。 典型症状: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三高一少症状。严重者可发生高渗昏迷、乳酸性酸中毒。;三、DM的饮食控制原则 虽然DM目前不能根治,但通过综合治疗?控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