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三措两案讲述.doc

发布:2017-04-01约3.4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1、组织措施 1 2、技术措施 2 3、安全措施 3 4、施工方案 3 5、应急预案 5 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三措两案 1、组织措施 1.1领导小组 为组织协调现场工作,确保安全施工,特成立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领导小组。 1.2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1.3分工及职责 组 长:负责施工组织协调,对安全施工全面负责。 副组长:全面负责现场试验工作,确保试验工作安全保质完成。 当班值长:负责布置安全措施,许可工作。 范瑜彬:负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案的审核,进行现场技术交底。 李 涛:负责试验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杨小龙:负责办理工作票,配合完成试验工作,组织检修质量验收,编制试验报告。 张志永: 配合完成试验工作。 1.5施工现场组织 1.5.1工程项目实行专人负责制,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质量、工期、文明施工全面负责。 1.5.2确定安全、技术、质量负责人,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质量的监督、检查。 1.5.3工作前,工作负责人提前办理工作票。 1.5.4安全措施布置完毕后,工作许可人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检查确认安全措施。 1.5.5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应向工作班成员交待工作内容、人员分工、现场安全措施,进行危险点告知,并履行确认手续,工作班方可开始工作。工作负责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认真监护,及时纠正不安全的行为。 1.5.6工作负责人因故离开工作现场时,应指定能胜任工作的人员临时代替,进行工作交接,并告知项目负责人和本工作组成员。 全部工作完毕后,工作班应清扫、整理现场。工作负责人应先周密地检查现场,清点人员,待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点后,再向运行人员交待所修项目、发现的问题、试验结果和存在问题等,并与运行人员共同检查设备状况、状态,有无遗留物件,是否清洁等。经双方签名后,工作终结。 1.5.7试验现场文明生产管理执行海勃湾水利枢纽公司《文明生产管理规定》,施工现场做到试验仪器、工具摆放整齐。 2、技术措施 2.1110kV线路、两台主变停电、四台机组停机。 2.2直流系统由分段运行转为由II段直流母线单供。 2.3直流系统厂控直流1QS1双掷开关切至中间位。 2.4断开I段整流装置模块交流电源1开关。 2.5断开I段整流装置模块交流电源2开关。 2.6在厂控直流1QS1双掷开关、I段整流装置模块交流电源1开关、I段整流装置模块交流电源2开关处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 2.7在直流系统两组蓄电池间装设隔离遮栏。 2.8在试验蓄电池组周围装设安全围栏,并挂“禁止靠近,小心触电”标示牌。 3、安全措施 3.1充放电过程中,应在蓄电池室内及放电设备附近配备足够的灭火器。 3.2试验过程中,蓄电池室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并在蓄电池室门窗上加挂“严禁烟火”警示牌,防止室内有明火产生。 3.3 在蓄电池室工作的人员应穿防酸服,严禁穿有铁掌的鞋,使用的手电筒应具有防爆功能,以免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3.4充放电过程中蓄电池室应保证良好,最佳环境温度为20℃; 3.5充电期间,蓄电池单体温度保持在15--40℃之间,最高不得超过45℃。若温度异常,应采取有效措施降温 3.6放电过程中,若在短时间内,发现个别蓄电池电压降到1.75V以下,应立即停止放电,防止电池损坏。 3.7工作人员应配戴防酸绝缘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具,按规定使用安全工器具。 3.8工作班成员应对蓄电池外观、接线、端子进行检查,防止发生短路。 施工方案 4.1试验时间:2016年4月28日 4.2试验准备 4.2.1工具准备 智能放电装置、数字式万用表、钳形电流表、防酸绝缘手套、连接导线、记录表、直流系统相关图纸; 4.2.2人员准备 工作负责人(马平),工作班成员1人(张志永),点检签发人(杨小龙)。 4.2.3设备运行工况检查 直流系统由分段运行转为由II段直流母线单供后,应对直流系统负荷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坝上10kV、厂用10kV、1-4号交直流电、GIS直流、继保室交直流、 UPS系统、逆变电源系统,如发现以上系统异常禁止进行充放电试验。 4.3试验步骤 4.3.1放电 测量并记录被试验蓄电池组在浮充电状态下的端电压、单体电压、环境温度、电流等相关数据; 将蓄电池组与智能放电仪连接。 设置调整放电参数如下:放电电流为0.1C10A(49A)终止电压为187.2V (测量误差2V),设定时间为10小时; 记录好开始时间,放电过程中,每小时对蓄电池与环境温度进行一次测量记录。 蓄电池单体额定电压为2V的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为1.8V,只要五个蓄电池达到终止电压,应停止放电(只要有一只电池低于1.75V也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