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物理污染.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一、定义 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杂质超过规定的含量,或食品吸附、吸收外来的放射性核素所引起的食品污染。 二、食品的杂物污染 1 污染来源 1)食品在生产、储运、销销过程中 2 )人为造假过程中 第四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2 食品的杂物种类 金属 玻璃 放射性物质 其它物质 第四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2 预防 1)GMP 2)改进工艺 3)制订食品卫生标准 4)打击惨杂使假 第四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三、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一)食品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1. 分类:: 宇宙射线的粒子与大气中的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如14C、3H等, 地球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的核素及其衰变产物,如238U、235U、32Th和40K、87Rb等。 食品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2. 环境天然放射性本底: 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存在于矿石、土壤、天然水、大气和动植物的组织中。 可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圈,成为动植物组织成分之一。 环境天然放射性本底: 指自然界本身固有的,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电离辐射水平。 第四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二)食品的人工放射性污染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指食品吸附或吸收外来的(人为的)放射性核素,使其放射性高于自然本底称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第四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核试验,增加了地球表面人工放射性物质。产生大 量的放射性裂变产物,随同高气流被带到不同的高 度,大部分在爆点的附近地区沉降下来。而较小的粒 子能进入对流层甚至平流层,绕地球运行,经数天, 数月或数年缓慢地沉降到地面。 因此,核试验的污染带有全球性。且为放射性环境 污染的主要来源。 第四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核动力工业中如核电站的建立和运转,可产 生放射性裂变产物。核电站的温排水排放量很 大,经过水生生物的生物链,被浓缩,成为水 产食品放射性物质污染的一个来源。 辐射量相当于5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 第四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三)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危害 1.天然核素对人体的危害 属极毒性放射性核素 2. 人工核素对人体的危害 诱发甲状腺瘤,可通过母乳对婴儿产生危害. 第四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90Sr 28年 危害:参与钙代谢,对 骨骼有亲合力,排出缓慢终生危害,动物引 起白血病,骨癌. 137铯 30年 危害:参与钾的代谢过 程,体内无明显靶器官,分布广泛,尿排 出,在食物中分布广泛。 第四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四)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目前对辐照食品安全性,研究结果基本上是肯定的。然而,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剂量过大的放射线照射食品所产生的变化。食物的种类、品种及照射的条件不同,在食品中所生成的有害成分和微生物变性所带来的种种危害是不同的。关于辐照食品的安全性,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考虑 第四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1、食品照射定义 将食物暴露在游离辐射下。灭除食物上的微生物、细菌、病毒或微小虫类。 其他的应用还有抑制发芽、延缓果实成熟、促进果汁生产、和增进再水合(re-hydration)等。 第四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2、食品照射使用范围 粮食、脱水蔬菜、调味品、水果 真空包装的熟肉制品速溶茶 、 保健品、化妆品、中西药、 卫生用品及土特产品等 3 、食品照射的优势 辐照具有不使物品升温; 灭菌彻底; 第四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不受物品包装和形态的限制; 不损害物品的外观品质和内在特性; 操作简单; 应用范围广; 节约能源。 第四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3、食品照射问题 (1)有害物质的生成 经过照射处理的食品是否生成有害成分或 带来有害作用的问题,特别是慢性病害和致畸 的问题,有过高剂量(大于104Gy)照射有有害 物质生成的报道,而低剂量(小于104Gy)的照 射却不曾发生过这种情况。 第四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2)营养成分的破坏 辐射处理的食品,食品中的大量营养 素和微量营养素都受到影响,特别是蛋白 质和维生素。如果在人们的膳食中增加更 多的辐照食品的比例时,就应确保食品不 因辐射引起某些营养成分的损失而造成营 养不足的积累作用,以保证膳食的安全 性。 第四节 食品的物理性污染 (3)致癌物质的生成 关于多脂肪食品经照射后生成过氧化物和放 射线引起化学反应产生的游离基等,是否有生成 致癌性物质的问题,1968年美国曾对高剂量辐照 的火腿进行动物实验,观察到受试动物肿瘤的发 生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