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1_663007467.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齿轮泵存在大的泄漏、困油、受力状况不好、流量脉动大缺点,所以工作压力不高。低压齿轮泵额定压力2.5MPa,高压齿轮泵的额定压力为16~21MPa。 由于齿轮啮合过程中,密封容积的变化率随时间是变化的(齿槽和实体部分交替),所以齿轮泵的瞬时流量是脉动的,这也是齿轮泵的一大缺点。 上式中n为泵轴的转速,ηpV 为泵的容积效率。上式计算得到的流量为平均流量。 三、外啮合齿轮泵的特点 第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外啮合齿轮泵存在以下四个主要问 题: (1)困油现象 (2)径向不平衡力 (3)泄漏 三条泄漏途径:径向泄漏——通过 齿轮外圆与泵体配合处径向间隙的泄 漏,占15%~20%; 啮合线泄漏——由于齿向误差,通 过两个齿轮啮合线处的泄漏,占5%; (4)流量脉动 第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轴向泄漏——通过齿轮端面与侧盖 板之间的轴向间隙产生的泄漏,大约占 75%~80%。 原理:将压力油通至齿轮端面的一 个浮动盖板上,随着泵工作压力的提 高,端面间隙自动减小。 低压齿轮泵轴向间隙为 0.03~0.04mm,高压齿轮泵采用轴向间 隙自动补偿装置以减小轴向泄漏。 第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公式计算的泵流量为平均流量,实 际上压油腔的密封容积的变化是不均匀 的,所以齿轮泵的瞬时流量是脉动的。 四、外啮合齿轮泵优缺点 第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优点: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制 造方便,自吸能力强,对油液污染不敏 感,工作可靠,价格低,维护容易。 缺点:流量脉动大,泄漏大,径向不平 衡力限制压力提高,困油产生振动和噪 声、增加泵的流量脉动。 第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五、内啮合齿轮泵(internal gear pump) 小齿轮是主动轮。摆线齿轮泵不需要加 隔板。 缺点:齿形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成 本略高。动画 优点: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齿 轮转向相同,相对滑动速度小,磨损 小,使用寿命长。流量脉动小,噪声 低。转速高,吸油容易。 第三节 叶片泵 一、双作用叶片泵(double-acting vane pump)的工作原理 结构描述:定子内表面为腰形,中心固 定不动,转子外表面为圆柱形,与定子 同心。 定子上开有狭槽,槽内放叶片,叶 片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甩出,紧贴到定 子内表面上。配流盘上的吸、压油口分 别与泵体上的吸、压油口相通。 双作用叶片泵动画 产品典型结构 当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密封容 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逐渐增大,为吸油 区;密封容积在左下角和右上角逐渐减 小,为压油区。 转子每转一转,吸油、压油两次, 故称为双作用。吸油口、压油口在径向 对称布置,所以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 平衡,所以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 第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定子内表面、转子外表面、相邻叶 片和前后配流盘组成若干个密封容积。 当叶片数足够多时,两相邻叶片总 会同时处在最大圆弧(密封容积最大) 和最小圆弧处(密封容积最小)。 忽略叶片厚度,叶片泵排量等于两 个叶片之间密封容积的变化量△V和容 积数目Z(叶片数)的乘积的2倍( 作用)。 △V 表示两叶片间密封容积 从最大到最小或从最小到最大的变化量。 第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二、双作用叶片泵的理论排量及 流量公式 最大密封容积Vmax为 第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理论流量Q为 最小密封容积Vmin为 两叶片间密封容积变化量△V为 理论排量q为 1. 定子内曲线 四段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组成, 圆弧与圆弧之间的过渡曲线采用阿基 米德螺线、等加速—等减速曲线、三 次以上的高次曲线(最理想)。 第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三、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B为叶片的宽度;r1 ,r2 分别为定子内 表面圆弧部分的长、短半径;n为转子 转速。叶片数为4的倍数时脉动率最小。 3. 配流盘(port plate)上的三角槽 为了缓解压力突变引起的流量脉 动,在进入压油区一侧各开一个三角 槽,使容积变化缓慢。是否会产生困 油现象? 第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2. 保证叶片紧贴在定子内表面 压油区叶片顶部受压力不易甩 出,底部要通压力油使之平衡。但 在吸油区受离心力和液压力共同作 用,在定子上产生很大接触力,加 速内表面磨损,所以这种泵压力不 能过高。 第二章 液压泵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