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部分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故障与详解.ppt

发布:2016-10-30约字共8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东交通学院 第一节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故障与排除 液压传动中,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是能量转换装置。 液压泵是将电动机或发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油液的压力能,是液压系统的心脏。 液压马达是将油液的压力能转换为旋转形式的机械能,从原理上来讲,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是可逆的,同类型的在结构上是相似的,但由于使用的目的不同,在结构上有一些差异。 二、泵工作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有一个密闭、变化的空间 使吸、压油正常进行的装置:吸油阀、排油阀 必须有(足够克服阻力、从而使油进入阀腔的)足够大的压差 三、齿轮泵与齿轮马达的故障与排除 一)齿轮泵 在工程机械上使用的中、高压齿轮泵,其压力可达21MPa以上。齿轮泵分为内啮合和外啮合两种。内啮合齿轮泵结构紧凑,运转平稳,噪声小,有良好的高速性能,但加工复杂,流量脉动大,高压低速时容积效率低;外啮合齿轮泵工艺简单,加工方便,价格低,所以外啮合齿轮泵使用的比较多。 泵的前后盖和泵体由两个定位销12定位,用6只螺钉固紧如图。为了保证齿轮能灵活地转动,同时又要保证泄露最小,在齿轮端面和泵盖之间应有适当间隙(轴向间隙),对小流量泵轴向间隙为0.025~0.04mm,大流量泵为0.04~0.06mm。齿顶和泵体内表面间的间隙(径向间隙),由于密封带长,同时齿顶线速度形成的剪切流动又和油液泄露方向相反,故对泄露的影响较小,这里要考虑的问题是:当齿轮受到不平衡的径向力后,应避免齿顶和泵体内壁相碰,所以径向间隙就可稍大,一般取0.13~0.16mm。 为了防止压力油从泵体和泵盖间泄露到泵外,并减小压紧螺钉的拉力,在泵体两侧的端面上开有油液卸荷槽,使渗入泵体和泵盖间的压力油引入吸油腔。在泵盖和从动轴上的小孔,其作用将泄露到轴承端部的压力油也引到泵的吸油腔去,防止油液外溢,同时也润滑了滚针轴承。 4、对齿轮泵的要求 1)必须正确选用液压油,特别注意粘度。粘度过高,会引起吸油不足;粘度过低,泄漏增加,降低泵的容积效率。不只粘度要好,还要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化学稳定性。夏天用30号机械油,冬天用20号机械油。一般一年换一次油,工作条件好时,可适当延长;条件恶劣时更换期要缩短。 2)传动方式应采用弹性联轴器,同轴度不大于0.1~0.2mm. 3)进油管过滤精度为50μm,滤清器通流面积要大于进油管口面积的2倍。 4)进油管与联轴器处不得漏气,进油口采用法兰连接时,法兰要保持平整。密封件质量要符合要求,螺栓按规定拧紧,防止吸入空气,产生气蚀和漏油。 5)泵的位置尽可能的靠近油箱,吸油总高度不大于500mm,否则造成吸油不足,产生气蚀和噪声。 6)油箱容量应为齿轮泵流量的3~6倍,还要有空气滤清器和液压油滤清器。 5、齿轮泵的故障与排除 1)齿轮泵密封性差产生漏气 (1)减小内漏的方法:适当调整泵的运动间隙,如泵体与前后端盖因装配时有毛刺或平面度不良造成时用油石修整毛刺,在平板上用金刚砂石研磨或在平面磨床上修磨,使平面度不大于0.005mm。 (2)泵盖有采用塑料压盖的,因冷缩,造成密封不良。解决办法是用丙酮或无水酒精将前后端盖孔和压盖清洗干净,再涂上密封胶,待密封胶干后启动泵。 (3)进油口管道密封不严,主动轴密封损坏,混入空气。可紧固管道口螺母,检查密封圈是否损坏,否则更换。若时间太久,主动轴密封圈内弹簧太松,无法使其密封,可取出弹簧,将另一端(非锥形端)在砂轮上磨去一小段。 (4)油面过低,吸入空气。进油管要浸入池的2/3高度,否则更换油管。并注意及时加注油液。 2)噪声大,压力波动厉害。  (1)从外部检查。检查油管、安装架、机架有无松动。如有,进行紧固,否则将产生共振。  (2)齿形精度不高或接触不良。调换精度高的齿轮,也可配对研磨进行修整。  (3)泵内进入空气。可更换油封或密封垫。  (4)齿轮与端盖间的轴向间隙过小。将齿轮拆下放在平面磨床上磨去少许,使齿厚比泵体薄0.02~0.04mm.  (5)泵与发动机的连接的联轴器发生碰擦。可调整其位置。若联轴器的橡胶部分损坏,进行更换。同轴度保持在0.1mm. (6)检查油箱油面,加足液压油。 (7)油液粘度过高,检查工作温度时的粘度。 (8)进、回油管布局不当,在低油面时回油产生涡流,带有气泡。 (9)进油管直径太小,检查流速不超过1.2~1.5m/s. (10)油液脏否。 (12)卸荷槽设计不佳,产生困油现象。 3)容积效率低,流量不足,压力提不高 (1)齿轮磨损,啮合间隙大,产生内泄,更换新泵。 (2)轴向、径向间隙过大,内泄严重。轴向间隙在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