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筹集与费用支付.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筹集与费用支付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征缴方式
第二节 需方费用支付方式
第三节 供方费用支付方式
2
统筹基金
个人账户
职工缴纳
的基本
医疗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
的基本医疗保
险费的30%
用人单位缴纳
的基本医疗保
险费的70%
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
3
保险基金
费用筹集
费用支付
费用支付:是医疗保险职能最终实现的基本途径,
是医疗保险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
4
费用支付的概述
5
第二节 需方的费用支付
方式: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途径和方法
起付线
共付法
封顶线
混合支付
6
㈠扣除保险-起付线
所谓扣除保险(deductibles),是指被保险人在就医时先自付一笔规定的费用,其余费用全部或部分由保险机构支付。由被保险人自付的医疗费用水平,被称为起付线或起保线。
7
扣除保险制度下医疗费用分布示意图
医疗费用
0
发生概率
起付线
8
优点:
⑴管理成本较少;
⑵增强被保险人费用意识;
⑶有利于保大病。
9
关键即难点:
起付线的确定
过低:费用约束力量弱
过高:抑制需求,小病变大病
10
存在的问题:
超过起付线后,过量服务利用(道德损害)的问题。
11
㈡共付保险
共付保险(co-insurance),又称按比例自付,是指保险机构和被保险人按一定比例共同支付医疗费用,这一定比例又称共付率,如共付率80%,即个人支付80%,保险机构支付20%。
12
共付保险制度下医疗费用分布示意图
医疗费用
0
发生概率
13
优点:
操作简单、易于管理;
控制费用;
降低供方医疗服务价格。
14
D
C
图形分析
Q
P
100
Q2
Q1
80
50
Q3
20
Q4
共付率80%
共付率50%
共付率20%
共付率0%
共付率100%
A
B’
C’
D’
B
Qm
15
关键即难点:
共付率的确定;
过高:抑制需求
过低:不利于费用控制
16
存在的问题:
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同的共付率,不符合垂直公平原则。
解决:分级共付
不同人群制定不同共付率
17
㈢限额保险-封顶线
保险机构为被保险人医疗费用补偿设立一个最高限额(封顶线),保险机构只支付限额内的医疗费用,超出限额的医疗费用由被保险人自己负担。
与扣除保险相反的费用分担方式
18
限额保险制度下医疗费用分布示意图
医疗费用
0
发生概率
封顶线
19
优点: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保证基本医疗服务;
供、需双方行为都可受到控制;
防止小病不治酿成大病。
20
存在问题:
从保险本质来看,大病、重病的发生概率小,但经济风险高,是所有医疗服务中最符合保险原理、最需要保险的部分,在保险方式单一的情况下,难以对大病、重病医疗提供有效保障。
21
㈣混合保险
混合保险就是将上述扣除保险、共付保险和限额保险的内容结合起来应用的费用分析方式。
对费用控制力度较强。
22
混合保险制度下医疗费用分布示意图
医疗费用
0
发生概率
封顶线
起付线
23
医疗费用
最高限额以上
起付标准以下
起付标准以上
最高限额以下
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4倍左右
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10%左右
主要从统筹
基金中支付
(个人承担
一定比例)
从个人账户中支付
或
由个人支付
可以通过商业
医疗保险
等途径解决
24
案例:
一位北京退休职工,60岁,个人帐户1200元,患高血压、冠心病,一年内共发生如下几笔医疗费用:
1、门诊:一年支出2200元
起付线1300元以下,个人账户支付;
起付线1300元以上的900元,到大额互助报销: 不满70周岁按70%支付,自付30%,则报销630元,个人自负270元,北京市补充医疗再报销50%,即135元,共765元。
单位补充医疗保险报销:1000至1300元部分报销90%=270元,自负一半135元再报销50%为67.50元,共337.50元。
社保门诊和单位补充保险两项合计报销1102.5元。个人负担1097.5元。加上个人账户的1200元,基本保证职工就医需要。
25
计算步骤:
第一步:社保基本医疗部分
(2200-1300)×70%=630
北京市统一补充医疗保险部分
2200-1300=900-630=270 ×50%=135
合计765元。(医保存折)
第二步:本单位补充医疗保险部分
(1300-1000)×90%=270元
135 ×50%=67.50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