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与相关因素研究.pdf

发布:2017-05-18约1.91万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 年 6 月 第 36 卷 第 6 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综合一) Jun. 2016 Vol. 36 No.6 Journal of Hunan Univ. of CM (Comprehensive No.1) ·377· 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1 资料和方法 治疗期间 A、B 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只有极个别患者出现比较轻微的 1.1 一般资料 头痛、头晕等症状,给以针对性措施处理后不良症状消失。A、B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 将 2014 年 12 月 -2015 年 12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60 例早期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 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为研究对象,60 例均符合 2 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2] ,患者入院后进 3 讨论 行 24h 尿液尿蛋白检测,尿蛋白水平均超过 0.5g/24h。将 60 例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与前列腺代谢异常以及多元醇通 每组 30 例患者。A 组患者中男性患者 18 例,女性患者 12 例,最小年龄 44 岁,最大年龄 路有关 [3] 。糖尿病肾病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往往难以察觉到,病情发展比较缓慢, 65 岁,平均年龄 (53.5±8.2) 岁 , 体重 62-75kg,平均体重 (65.4±4.4)kg,病程 5 到 10 年, 最初可表现为肾小球高滤过,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对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造成一定损伤, 平均病程 (5.7±3.2) 年;B 组患者中男性患者 17 例,女性患者 13 例,最小年龄 43 岁,最 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此时细胞外基质开始大量积聚,可导致基底膜增厚, 大年龄 66 岁,平均年龄 (53.7±8.5) 岁 , 体重 60-72kg,平均体重 (65.7±4.5)kg,病程 6 到 患者可出现间断微量白蛋白尿,并随着病情发展演变为持续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肾病蛋 11 年,平均病程 (5.5±3.4) 年。60 例均符合 2 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白尿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可以导致肾小球硬化,转变为为大量蛋白尿后就难以逆转,然后 患者入院后进行 24h 尿液尿蛋白检测,尿蛋白水平均超过 0.5g/24h。排除伴有严重高血压者、 就发展为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是当前糖尿病患者病例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一种 心律失常者、冠心病者、肝脏疾病者、血液疾病者、心功能不全者以及泌尿系统疾病者。 慢性并发症之一,尤其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将会有很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 多几率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肾小球硬化以及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病征,而导 一定可比性。 致肾小球硬化的主要原因为蛋白尿,所以临床上将蛋白尿作为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评估糖尿 1.2 治疗方法 病肾病的重要指标 [4] 。 A、B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主要包括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血脂控制、生 前列地尔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药物,它是前列腺素 E1 的脂微球载体,作用于机 活干预等。采用一定治疗措施将患者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 以下;并通过口服降糖药或 体后具有较强的靶向性,可以集中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