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业市场调研报告及定位建议(恒大商业)0831.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都青龙街旧改地块 ---市场调研报告与定位建议 ;主要内容;一、成都市总体概况;成都概况;成都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贸易中心,市场覆盖四川省并辐射西部地区8个省市区3亿人口。
成都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各类专业市场配套完善,消费旺盛,市内拥有众多的生产资料、产权交易、金融、技术、劳动力要素等市场,城市的对外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增强。
成都是中国私家车消费意识最超前的城市,私人轿车拥有量全国排名第三,也是中国五大计算机市场之一以及汽车、手机业内知名的测试市场。; 201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54.6亿元,增长15.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80.7亿
元,增长30.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06亿元,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1.3
亿元,增长1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95元,分别增
长14.9%、20.6%。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复测省会、副省级城市第二名,荣获中国全面小康
特别贡献城市称号,被联合国减灾战略署授予灾后重建发展范例城市。; 工业快速增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85.3亿元,增长22.3%,增幅列全国副省
级城市第一。完成工业投资1507.5亿元,增长18.4%,新增百亿企业3户、50亿元企业7户。
一汽大众三期扩能、沃尔沃成都基地、天威新能源三期等138个项目开工建设,四川石化基地、戴尔、中国工程物理院成都
基地等75个项目加快建设,富士
康、联想、仁宝等163个项目竣
工投产。初步建成世界级平板电
脑和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汽车
机械、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和
食品、家具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西部第一。
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
长63.7%,荣获“中国软件名城”
称号。持续推进工业集中集约发
展,工业集中度同比提高4.6个百
分点达79.3%。; 服务业加快提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383.4亿元,增长12.4%。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
改革试点城市。成都国际商贸城二期等30余个重大服务业项目竣工投产,全国首个移动电
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票据创新中心落户成都,荣获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称号。新开通
新蓉深、沪蓉快速集装箱班列和成都至阿拉山口铁路“五定班列”,建成西部铁路物流中
心成都铁路口岸,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近3000万人次,上升为全国空港第四城,荣获
物流推动城市发展最快城市称号。金融总部商务区聚集各类金融机构60余家。接待国内外
游客967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05亿元,分别增长41.9%和33.3%,获批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会展业直接收入中西部第一,荣获中国最佳会展城市奖。; 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80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实际到位65.5亿美元,增长34.9%;
实际到位内资2565.2亿元,增长32.8%。新增美国伟创力、法国安盛、德国复兴信贷银行
等世界500强企业11家,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增至207家。签约博世汽车底盘控制系统、北
欧知识城、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冠捷科技、益海嘉里种植基地等重大产业化项目429
个。引进通用电气创新中心、飞利浦中国第二总部、EMC全球卓越研发中心、中航安盟财
险、和谐健康保险等一批总部经济重大项目。推动日本神钢等一批在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
扩产。成功举办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
投资促进活动。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佳新兴商务城市。; 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深入落实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成简快速路成都段、
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成都段建成通车,成绵乐城际铁路等交通共建项目加快建设。成资、
成眉、成阿、成雅等共建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1亿元,“两湖一山”等旅游合作
项目有序推进,成眉共建现代农业科技园、西南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农业合作项目顺利
实施。成都经济区劳动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环境保护、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合
作全面启动。与德阳、绵阳、乐山、泸州、凉山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城市和港澳地区合作全面加强。;二、成都市商圈分析;2015-12-24;第一代商业模式;成都商圈发展模式; 春盐骡三大商圈作为成都市的核心商圈,在各大商圈中处于霸主地位。辐射整个成都市区甚至部分西部城市。商圈主要以百货、专卖店、超市、餐饮等业态为主,人流量大,商业繁华,租金水平较高。
除了核心商圈,在二环路沿线分布多个次级商圈,如金沙-光华商圈、建设路商圈等。次级商圈包含购物中心、大型超市、百货、休闲餐饮等业态,满足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