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第半干法除尘技术选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转炉第二代半干法除尘技术介绍
什么是半干法?
半干法是中国发明专利、上海市高新技术。简单地说,半干法是采用干式蒸发冷却与湿式除尘器(环缝文氏管和/或湿式静电除尘器)相结合的除尘工艺技术。
图1 半干法工艺流程示意图
为什么要用半干法
如图2所示,对于10-100μm的颗粒物应主要用重力除尘和旋风除尘最经济,1-10μm粉尘宜采用湿法洗涤除尘,只有对于1μm以下的烟尘才应选择通风除尘比如文丘里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这是除尘设备的正确选择顺序,也是一些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的成功经验。转炉未燃烧法中90%的粉尘颗粒大于10μm,湿法全部洗涤到排水中,导致水处理投资、占地和运行成本浪费巨大;而干法用干式电除尘净化含尘、含湿量高、具有粘性的转炉一次粉尘是错误的选择。此外干法也不能去除转炉烟气中含有的S、P、F、As等还微量酸性腐蚀成分。可见现有的湿法、干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半干法回收部分干灰、又保留了湿法洗涤精除尘的优点,特别通过采用淬火冷却不仅节水,还消除了泄爆根源,首先解决湿法的水处理问题,同时解决了干法排放不稳定、维修费用多和卸爆问题。
图2 除尘设备选择的正确顺序
半干法的蒸发冷却器与干法有哪些区别?
半干法可以直接选用干法的蒸发冷却器,最好是进行以下改进:
通过喷枪布置改进和增加辅助除尘设计,将粗除尘效率从干法的40%提高到60-80%;
不用蒸汽雾化,因为蒸汽不仅是高能介质,还是除盐除氧的软水,采用蒸汽雾化会全部抵消干法的节能效益,而且还是系统积灰的因素之一;
采用极限蒸发冷却:干法实际蒸发冷却后260oC,在后部的煤气冷却器仍然采用饱和冷却,排放烟气和回收煤气的湿度都远比湿法高,并且还有循环水。半干法采用极限蒸发直接冷却到最终的目标温度,使烟气热量不进入排水,既节约新水和循环水量,也为彻底停开湿法的水处理系统创造了条件。
半干法为什么能达到极低的粉尘浓度?
转炉湿法采用环缝文氏管洗涤除尘可以达到≤10mg/Nm3、甚至更低的粉尘浓度,事实上干法也是通过煤气冷却器的洗涤后才能稳定达到≤10mg/Nm3。半干法能达到极低的粉尘浓度,比新OG湿法还低、干法也低且稳定(见图3),主要原因:
半干法相当于在湿法除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粗除尘;
半干法的环缝文氏管与湿法的不同,除尘效率高、阻损小;
半干法对喷雾洗涤除尘进行了改进,提高其除尘效率。实践证明,仅通过喷雾洗涤除尘就可以达到环保要求的标准,环缝则做为精除尘和调压设备。
图3 半干法与干法实测回收煤气粉尘浓度的比较
半干法的环缝文氏管与湿法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如图5所示,目前用于转炉一次除尘的环缝文氏管主要有短径和长径两类:从欧洲、日本等地引进的和仿制的类似产品均为短径,其长度与喉口直径的比约为3,上进气、下驱动。半干法选用我国自行开发的产品,其长度与喉口直径的比约为8,下进气、上驱动。两种设备都能达到极低的粉尘浓度,实测结果短径文氏管的阻损比长径高3kPa,并且经常积灰,长径文氏管不积灰,阻损低节电1-2kwh/吨钢。
图4 半干法长径环缝文氏管与湿法短径文氏管的比较
半干法有实际应用业绩吗?
半干法最早于2004年开始在中国初步采用,到2012年底已经有100多座转炉不同程度采用,使其日趋完善。大部分用户采用的是所谓的第一代半干法,也就是保留水冲灰,更接近湿法。部分出干灰的第二代半干法已经有6座转炉采用,最低的粉尘浓度已经长期、稳定降低到≤5mg/Nm3,从表1可看出半干法的粉尘浓度水平和参考标准与比较。
转炉除尘煤气净化相关粉尘浓度指标mg/Nm3 现有OG湿法 100-150 现行国标 ≤100 新OG法/第一代半干法 50-80 干法/第二代半干法 10--20 回收煤气 ≤10 燃气轮机发电 ≤2 表1 半干法的粉尘浓度水平、参考标准与对比
新建转炉采用半干法改造有哪些主要优点?
节省投资: 半干法与干法和新OG法比都可以减少投资50%以上,比如120吨转炉节省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与干法比节省了干式电除尘器、煤气冷却器和自动控制设备的投资,与湿法比节省了水处理和煤气柜后湿式静电除尘器的投资。
减少占地:采用半干法设备可以布置车间内、最好是全部布置在车间外厂房边上,占地面积少,特别是节省水处理设备占地。与干法比减少静电除尘器、煤气冷却器及循环水等设备占地,比湿法减少水处理占地,比如120吨转炉为例,采用干法和湿法总占地面积均为7000多平方米,而半干法只需不到3000平方米。
操作维护:半干法的操作与湿法基本相同,简单容易、自动控制联锁少。运行维护成本比干法和湿法都低,特别是不存在干法的卸爆、维修量大,也不存在湿法的结垢和风机振动维修频繁问题,最长的达到1年风机无需振动维修、甚至没有启动备用风机,达到了干法的水平。
采用半干法改造湿法的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