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高考复习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doc

发布:2017-04-18约2.6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限时作业 编审:刘宏宇 PAGE  PAGE 9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 第 页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 1.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图中箭头表示 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2、4、3、4 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 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1、4 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 2.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b点(b点为电表②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表②的指针会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通过检测①的电位变化和肌肉收缩,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C.兴奋由b传导到c时,发生电信号至化学信号至电信号的转换 D.若肌肉收缩但电表②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3.如图为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验证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实验设计,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刺激图①处,若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电刺激图①处,若A有反应而②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C.先电刺激图①处,测量③处电位有变化;再电刺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有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D.先电刺激图①处,测量③处电位没变化;再电刺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有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4.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 产生神经冲动,如图坐标曲线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 B.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 C.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关闭 D.CD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DE段——静息电位 5.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 A.A~B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6.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7.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E两处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流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D处时将会使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 B.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C处缺乏递质受体,则D处将无法得到从C处传来的信息 D.刺激B处时相应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A←B→C 8.将灵敏电位计的两极如下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内表面,图中ac=db,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偏转的情况及b处内表面的电位变化是 A.先左后右,再向右;负→正→负 B.先右后左,再向左;正→负→正 C.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正→负→正→负→正 D.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负→正→负→正→负 9.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B.图甲为图乙中结构c的局部放大图 C.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仍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 D.图乙中的X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 10.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剂)后,是如何变化的 12345678910 11.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代表效应器的应为标号________,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及膜内电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该结构可能由 (一种细胞器)形成,1中的物质是________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