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堂的危险源识别一 序号 危险源 危害因素分类 可能导致的事故 评价 风险等级 L E C D 1 采购有毒食品 物理性危害因素 中毒 3 3 10 90 B 2 采购过期食品 物理性危害因素 中毒 3 3 10 90 B 3 洗菜不清洁 物理性危害因素 中毒 3 3 10 90 B 4 不熟食品 物理性危害因素 中毒 3 3 10 90 B 5 乩板不清洁 物理性危害因素 中毒 3 5 3 45 C 6 消毒不符合要求 物理性危害因素 中毒 3 5 3 45 C 7 烟气排放 物理性危害因素 中毒 3 5 1 15 C 8 油烟排放 物理性危害因素 中毒 3 5 1 15 C 9 操作不当 物理性危害因素 中毒 3 5 1 15 C 10 疾病传染 物理性危害因素 传染病 3 5 3 45 C 11 电器插头、插座老化 物理性危害因素 触电 3 5 3 45 C 食堂的危险源识别二 序号 危险源 危害因素分类 可能导致的事故 评价 风险等级 L E C D 12 吃剩饭菜 物理性危害因素 中毒 3 5 3 45 C 13 误食霉变食品 物理性危害因素 中毒 3 5 3 45 C 14 食物中毒 物理性危害因素 中毒 3 3 7 63 B 15 煤气爆炸 化学性危害因素 爆炸 3 5 10 150 A 16 电器老化 物理性危害因素 火灾 1 5 10 50 B 17 嘻闹 行为性危害因素 噪声伤害 3 3 3 27 C 18 酗酒 行为性危害因素 中毒 3 3 3 27 C 19 食堂中卫生不好,引发中毒事故 物理性危害因素 中毒 1 5 3 15 C 20 食堂无消防标志 物理性危害因素 中毒 1 3 10 30 C 21 食堂工作人员没有定期身办理健康证 生物性危害因素 传染病 5 3 1 15 C
钢筋工程的危险源识别一 序号 危险源 危害因素分类 可能导致的事故 评价 风险等级 L E C D 1 钢筋切断机外壳脱落,松动 物理性危害因素 物体打击 1 2 7 14 C 2 钢筋切断机刀口有两处以上破损 物理性危害因素 物体打击 3 1 7 21 C 3 钢筋机具没有重复接地 物理性危害因素 触电 1 1 10 10 C 4 对焊机作业人员作业时未设防火挡板,火星乱溅,作业人员没有佩带防护面罩 物理性危害因素 灼烫 3 5 3 45 C 5 对焊机作业人员作业时未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鞋 物理性危害因素 触电 1 2 10 20 C 6 设备外壳没有保护接零(接地),电线附设不满足要求 物理性危害因素 触电 0.5 5 10 25 C 7 对焊机没有设置漏电保护器 物理性危害因素 触电 0.5 5 10 25 C
钢筋工程的危险源识别二 序号 危险源 危害因素分类 可能导致的事故 评价 风险等级 L E C D 8 不作业时机具开关箱没有拉闸段电上锁,作业或维修中他人可能误动 物理性危害因素 触电 0.5 5 10 25 C 9 平板车转运钢筋装车不合理时,钢筋散落容易砸伤工人 物理性危害因素 物体打击 1 2 7 14 C 10 塔吊运钢筋时,钢筋不分类混合吊装,容易散落伤人 物理性危害因素 物体打击 0.5 1 10 5 C 11 无塔吊时,垂直传递钢筋,容易坠落伤人 物理性危害因素 物体打击 3 2 7 42 C 12 焊接中焊条头随意乱扔,容易引发火灾 物理性危害因素 火灾 1 3 3 9 C 13 对焊机距离木工房、宿舍过近,容易引发火灾 物理性危害因素 火灾 0.5 1 10 5 C 14 焊接过程产生的烟气对人体的伤害 物理性危害因素 中毒 5 3 1 15 C 15 电焊烟气排放 物理性危害因素 中毒 5 3 1 15 C
混凝土工程的危险源识别一 序号 危险源 危害因素分类 可能导致的事故 评价 风险等级 L E C D 1 操作工人没有使用安全带 物理性危害因素 人身伤害 1 5 10 50 B 2 临时搭设的防护设施不规范 物理性危害因素 物体打击 1 3 10 30 C 3 有毒作业没有戴口罩 物理性危害因素 有毒有害物体 1 5 1 5 C 4 灰尘条件下没有使用防尘眼镜 物理性危害因素 人身伤害 1 5 1 5 C 5 电缆没有进行绝缘测试 物理性危害因素 触电 1 5 7 35 C 6 手持电动工具没有进行绝缘测试 物理性危害因素 触电 1 3 10 30 C 7 使用的电缆随意拖拉 物理性危害因素 触电 1 3 10 30 C 8 机动车辆的行驶 物理性危害因素 机械伤害 1 3 10 30 C 9 作业人员作业时间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