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黄河之水天上来.ppt

发布:2017-05-18约1.89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汉藏友好的使者——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他建立吐蕃王朝,是当时藏区的首领。他十分敬仰唐朝的文化,派遣大相至长安,向唐朝请婚。唐太宗将聪慧美丽,知书达礼的文成公主许配给他。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县)亲自迎接。 文成公主进藏时,携带大批丝织品、手工艺品,还有史书、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医方100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医学论著4种。又带了耐寒抗旱的芜菁(通称大头菜)种子和其他谷种。随公主入藏的工匠,把中原地区的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传入西藏。吐蕃的农业技术原来比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水土容易流失。汉族农业技术传入后,吐蕃劳动人民开始挖畦沟,田野间阡陌纵横,大大提高了产量。公主带的水磨,深受劳动人民欢迎,公主和她的侍女,还把纺织、刺绣技术传授给吐蕃妇女。 援藏光明行 血脉相连?根叶相牵 在阿里地区札达县,至今还流传着该县数百名干部职工营救7名汉族打工农民的故事。 2002年12月底,札达普降大雪,交通阻断,7名汉族打工农民被大雪围困。当地群众自发加入到搜寻队伍中,营救人员中,既有年过半百的藏族同胞,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回族、蒙古族青年。在茫茫雪海中,他们焦急地寻找了4天4夜,终于在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救出了被困的7名汉族兄弟。皑皑白雪刺伤了很多营救队员的眼睛,他们说,为了汉族兄弟的生命,为了民族团结,眼睛受点伤又算得了什么! 西藏文化展上的汉藏情谊 上海开幕的“吉祥哈达—西藏大型文化艺术展”,连日来吸引了大批观众。西藏民间艺人的现场工艺制作表演,成为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大部分观众都为此而来。   绘制唐卡的伦珠师傅旁边,围了一圈观众,不时提些问题,伦珠师傅都一一作答。展馆内,汉藏两种文化相互碰撞,激发出艺术的火花。展馆外,汉族观众与藏族演员一同跳起了锅庄舞。深深的汉藏情谊在初冬的下午让人感到温暖无比。 * 2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的形状象什么? 黄河流经的各省\自治区图 青海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源头 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巴颜喀拉山北麓。 巴颜喀拉山脉是青海省境内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 藏语名为勒那冬日,比五岳之首的泰山还高许多.黄河发源于山脉西段海拔5202米的雅拉达泽山以东的约古宗列盆地。 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各姿各雅山下,它的源头是5条从山坡切沟流出的小泉,汇成一条宽约1米、深不及1米的潺潺溪流,由西南向东北而流。卡日曲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河水穿过100多公里的峡谷,注入玛曲河。 果洛州内州内雪峰耸立,江河纵横,湖泊繁多,最著名的是“一河两峰三湖”,“一河”便是黄河源头。黄河,在州内流程760公里,源头“姊妹湖”扎陵湖、鄂陵湖。 姊妹湖中还有供鸟群栖息的“鸟岛”。有大雁、棕颈鸥、鱼鸥、赤麻鸭等候鸟20多种。有时群鸟齐飞,遮天蔽日,鸣叫声数里之外可闻。 山区有地下永久冻土, 分布有湿生植物占优势的沼泽草甸,适于放牧牛马。排水良好的谷地和低缓坡地则是中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草甸,植物种类丰富。牧草营养成分很高,是各类高原牲畜的理想饲料。 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的鄂陵湖和扎陵湖均系黄河源区自然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大淡水湖。鄂陵湖和扎陵湖地处青藏高原亚寒带的半干旱地区,沼泽区为鸥类、雁鸭类和黑颈鹤的主要繁殖栖息地。常见有赤麻鸭、棕头鸥、鱼鸥、鸬鹚、斑头雁等,涉禽主要有黑颈鹤;湖中盛产花斑裸鲤、极边扁咽齿鱼、骨唇黄河鱼、厚唇重唇鱼等8种青藏高原高寒湖泊湿地特有鱼类。 地处黄河源头地区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是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白唇鹿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积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平均海拔为4400米的黄河源头地区的草场、河流、湖泊,经常可以看到野生动物的身影。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原羚在黄河源头地区随处可见 。 2009年7月28日,双眼患先天性白内障,7个月大的藏族婴儿德庆普尺在大庆眼科医院成功完成了手术。包括俄罗斯眼科医疗专家在内的黑龙江眼科医疗专家队在2007年、2009年两次赴西藏无偿开展“援藏光明行”活动,先后为233名患白内障的藏族同胞实施了复明手术。德庆普尺则是首位离开家乡,远赴万里获成功救治的藏族白内障患者。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