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能力目标:;导入:
当我们眼见一个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地方变为荒漠;原本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现在却是一片死寂,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我们会深思,这种生态的巨变,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地方——罗布泊。;背景简介:;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到公元4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讯”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区区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注入罗布泊,至50年代,湖的面积又达到2000多平方公里。 ;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民国20年(1931),陈宗器等人测得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民国31年(1942),在苏制1/50万地形图上,量得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1958年,我国分省地图标定面积为2570平方公里。1962年,航测的1/20万地形图上,其面积为660平方公里。1972年,最后干涸部分为450平方公里。;罗布泊今昔对比,令人痛惜,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令人遗憾。全文的思路大体是这样的:开头是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清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文体常识:
本文是报告文学,它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人民群众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于是,有人称它为“用文学形式写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告”或“艺术的文告”。;;;;;;迁移训练:
同学们结合生???实际,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说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事件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何破坏的,会对我们造成怎样的危害,并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号召人们对环境的保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