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讲义6.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6
第六章 新陈代谢引论和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1学时)
一、新陈代谢总论
(一)新陈代谢(metabolism)的概念与特点
生化定义(广义):泛指生物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过程。是生物体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有机统一 。
(狭义):活细胞内进行的一切化学反应,即 中间代谢。
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包括五个阶段: 摄食、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
1.概念 新陈代谢(metabolism)是指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全过程。包括生物体内所发生的一切合成和分解作用(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新陈代谢简称代谢,是生物体表现其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并不是完全自发进行的,而是靠生物催化剂――酶来催化的。酶是推动生物体内全部代谢活动的工具。由于酶作用的专一性,每一种化学反应都有特殊的酶参与作用。每种特殊的酶都有其调节机制。它们使错综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成为高度整合在一起的化学反应网络。
生物体内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是连续的,前一种酶的作用产物往往成为后一种酶的作用底物。这各在代谢过程中连续转变的酶促产物统称为代谢中间产物或简称代谢物。
人和动物的物质代谢分为三个阶段:食物、水、空气进入机体(摄取营养物、消化和吸收)、中间代谢和代谢产物的排泄。中间代谢是指物质在细胞中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合成是吸能反应,分解是放能反应。它们是矛盾对立和统一的。
2.特点 各种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虽然复杂,却有共同的特点:
(1) 不同生物的代谢大同小异 ;各类生物的物质的代谢途径十分相似
(2) 反应步骤繁多,具有严格的顺序性;物质代谢通过代谢途径,在一定的部位,严格有序地进行。各种代谢途径彼此协调组成有规律的反应体系(网络)。
(3) 与环境相适应,自动调节;生物体对内外环境条件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敏的自动调节。
(二)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
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方面的代谢过程
同化作用:生物体从环境中摄取物质,经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转变为自身的物质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同化作用消耗能量。
异化作用:生物体内物质经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变成排泄物的过程。异化作用产生能量。
合成代谢(anabolism):生物体内由小分子物质转化成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属同化作用的范畴。合成代谢所经过的反应途径称之为合成代谢途径(anabolic pathways)。
分解代谢(catabolism):生物体内由大分子物质转变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属异化作用的范畴。分解代谢所经过的反应途径称之为分解代谢途径(catabolic pathways)。
(三)能量代谢
任何物质的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生物体内能量的变化过程称为能量代谢。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同时存在,不存在无物质代谢的能量代谢,也不存在无能量代谢的物质代谢。
应当注意的是,同一种物质,其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途径一般是不相同的。他们并不是简单的可逆反应,而往往是通过不同的中间反应或不同的酶来实现。分解和合成代谢选择不同的途径,使生物机体增加了体内化学反应的数量,使其对代谢活动的调控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生物机体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不只是采取不同的途径,甚至同一种物质的过程是在细胞的不同部位进行。这种现象特别在真核细胞生物是比较常见的。例如,ATP的合成反应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而ATP的供能(分解)反应大多是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
(四)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代谢途径的研究比较复杂,可从不同水平,主要对中间代谢进行研究。新陈代谢途径的阐明凝集了许多科学家的智慧与实验成果。如1904年德国化学家Knoop提出的脂肪酸的β氧化学说,1937年Krebs提出的柠檬酸循环。
生物体内糖类、脂类、蛋白质等物质代谢过程的上千种化学反应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反应网络。这些物质的代谢过程是怎样研究出来的呢?研究代谢的方法有多种,下面简要介绍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1.活体内(in vivo)和活体外(in vitro)实验
文献中通常用“in vivo”表示活体内实验,“in vitro”表示活体外实验。活体内实验结果代表生物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在神经、体液等调节机制下的整体代谢情况,比较接近生物体的实际。活体内实验为搞清许多物质的中间代谢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活体外实验是用从生物体分离出来的组织切片,组织匀浆或体外培养的细胞、细胞器及细胞抽提物研究代谢过程。体外实验可同时进行多个样本,或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曾为代谢过程的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2.同位素示踪法
同位素是指原子序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相同,而化学性质不同,质量不同的元素;它们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研究代谢过程的最有效的方法。因为用同位素标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