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笔记本电脑壳上壳模具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绪论
1.1设计背景及目的
1.1.1背景
冲压技术是一的生产制造技术和加工方法。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文物,我国古代的冲压加工技术,人类早期文明社会的进步。
利用冲压模具和机械进行的冲压技术已有近二百年的发展历史。英国1839年成立Schubler公司,是早期的、也是现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冲压公司之一。从学上看,本世纪10年代,冲压加工技术的地位已经从从属于机械加工,发展成为了一门具有理论基础的应用科学。日本有冲压工学俄罗斯从前苏联时期开始就有各类冲压技术学校中国也有冲工艺学薄板成形理论方面的教材专著。可以认为这一学科现已完整的知识结构系统。
冲压技术中冲压模具制造业重要基础工艺装备。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达到的高复杂程度、高精度、高生产率、高一致性和低耗材、低耗能,使模具在制造业中的地位重要。国外将模具比喻为“金钥匙”、“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金属加工帝王”等。
考古发现,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被用于制造铜器冲压模具,证明了古代中国冲压模具和冲压成型方面的成就就在世界领先。1953年,中国冲模车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该厂于1958年开始制造汽车覆盖件模具。我国20世纪60年始生产精冲模具。国内也将模具工业称为“永不衰亡的工业”、“点铁成金的行业”、“无与伦比的效益放大器”。现在,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技术。高水平的产品高水的模具已成为共识。工程制造,进入0、90年代,由于世界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的大大提高,人们对汽车、家用电器等的需求与日俱增,促进了冲压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模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冲压技术的理论深入发展,而且使冲压机械、模具及操作的自动化程度都达到了一个更高的。
1.1.2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外模具发展的现状
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地区的模具工业起步较早,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经验,值得我们国内模具行业学习借鉴。在欧美,许多模具企业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主要体现在:
(1)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提升模具工业的优越性;
(2)高速切削、五轴高速加工技术普及,大大缩减制模周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从事模具行业的人员精简,一人多职,精益生产;
(4)快速制模技术和快速成形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5)模具产品专业化,市场定位准确;
(6)工艺管理先进、标准化程度高。
(7)采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集成化管理;
中国虽然在很早以前就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一直未形成产业。由于长期以来模具制造一直作为保证企业产品生产的手段被视为生产后方。因此一直发展缓慢。
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50多吨的大型冲压模具。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也生产了。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精度达到1~2μm,寿命2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表面粗糙度达到Ra≤1.5μm的精冲模,大尺寸(φ≥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功能模具和多工位级进模,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模具品种。代表的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阀片多功能模具,已达到国际基本水平。但国外多工位级进模相比,在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制造精度和功能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高精度、高效益加工设备的使用广泛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技术正在不断地提高和完美。NC、DNC技术的应用成熟,可以进行倾角加工超精加工。高性能的三轴的高速铣床五轴高速铣床的应用越来越多。这些都提高了模具的质量,提高了模具面加工精度,缩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
随着模具表面强化技术广泛应用。成本适中、无污染、工艺成熟的离渗氮技术认可,碳化物被覆处理(TD处理)及许多镀(涂)层技术在冲压模具上的应用日益。实型铸造技术、刃口堆焊技术、真空处理技术等日趋成熟激光切割和激光焊技术也得到了应用。 1.2.2未来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的“精度高”、“交货期短”、“价格低”、“质量好”的要求服务。为达到这一要求,急需发展如下几项:
高速铣削加工
高速铣削加工近年来国外得到了大力发展,它大幅度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并且获得极高的表面光洁度。另外,还可加工高硬度模块,还具有温升低、热变形小等方面的优点。高速铣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型腔模具制造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2)电火花铣削加工
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利用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二维、三维轮廓加工,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这是电火花成形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国外已经开发了在模具加工中应用中使用这种技术的机床。
(3)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
CAD/CAM/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