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第三节金属热加工机械安全技术材料.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金属热加工机械安全技术
1
2
金属热加工
(1)一般是指铸造、锻造、焊接和热处理等工作;
(2)特点:生产过程中常伴随着高温、有害气体、粉尘和噪声等,劳动条件恶劣;
(3)因此工伤事故中烫伤、喷溅和砸碰伤害等占很高的比例。
3
热加工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危险因素: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灼烫伤、高出坠落、触电、火灾、爆炸;
(2)有害因素:高温辐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照明不良、噪声、振动等。
4
一.铸造安全技术
1.1
基本概念
(1)将熔融金属浇注、压射或吸入铸型型腔中,待其凝固后而得到一定形状和性能铸件的方法。
(2)生产范围大,长度上小到几毫米,大到几十米,质量上几克到几百吨。
(3)机械制造零件中,约70%是铸件。
(4)在我国,砂型铸造应用最广泛。
5
一.铸造安全技术
1.1.1
砂型铸造
(1)用型砂紧实成型的铸造方法。
(2)型砂由原砂、粘结剂和附加物等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具有较好的湿态强度、耐火性、透气性、溃散性等。
6
一.铸造安全技术
1.2
砂型铸造加工过程
(1)造型(造型机)
(2)熔炼与浇注(各种炉,比如冲天炉(炉顶开口向上),电弧炉(利用电极电弧产生高温熔炼金属))
(3)落砂与清理
(仿造玩泥巴的过程讲述,找一个箱子,放上沙子,沙子夯实了,做好一个模子,用模子印一个模型,将金属熔炼为熔融状态,倒入模型中,冷却后将铸件与沙子,盒子分开,清理铸件表面)
造型
熔炼与浇注
落砂
清理
7
一.铸造安全技术
1.3
砂型铸造加工的特点
(1)劳动强度大。工序多,大多靠手工。
(2)作业环境恶劣。高温、粉尘、烟尘、有害气体、照明不良、噪声、振动等。
(3)材料用量大,易造成伤害事故。
8
一.铸造安全技术
1.4
铸造过程中的危害
(1)事故危害:火灾及爆炸、灼烫、机械伤害、高处坠落;
(2)职业危害:
尘毒危害
噪声振动
高温和热辐射
9
一.铸造安全技术
1.5
安全卫生技术措施
(1)工艺要求:工艺布置、工艺设备、工艺方法、工艺操作;
(2)建筑要求:下风向、正确开设天窗;
(3)除尘:炉窑采用除尘器;破碎与碾压设备适当设置排风装置。
10
一.铸造安全技术
1.6
从业人员安全操作要求
(1)造型作业(工序第一步)
(2)化铁炉(工序第二步)
(3)浇注(工序第三步)
(4)落砂、清理(防尘)
11
二.锻造安全技术
2.1
基本概念
(1)在加压设备及工(模)具的作用下,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
(2)根据锻造加工时金属材料所处温度状态的不同,锻造又可分为热锻、温锻和冷锻。本文是指热锻,即被加工的金属材料处在红热状态(锻造温度范围内),通过锻造设备对金属施加的冲击力或静压力,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预想的外形尺寸和组织结构的锻件。
12
二.锻造安全技术
2.2
锻造车间的特点
(1)金属在灼热状态下进行,且有大量手工劳动,容易烫伤;
(2)加热炉和灼热的工件散发大量热,使工人经受热辐射侵害;
(3)加热炉燃烧过程产生烟尘和有毒有害气体影响正常作业;
(4)锻造设备运行中产生强烈的噪声和振动。
13
二.锻造安全技术
2.3
锻造加工中的危害
(1)事故危害:机械、火灾爆炸、灼烫;
(2)职业危害:噪声和振动、尘毒、热辐射。
14
二.锻造安全技术
2.4
锻造机械的安全技术要求
(1)设备安全要求:
锻造机械的机架和突出部分不得有棱角或毛刺;
外漏传动设备要有防护罩;
启动装置灵敏;
压力设备配备安全附件等。
(2)作业环境和个体防护:
加热和锻造设别避免密集在一处;
车间通风良好;
噪声防护;
个体防护用品。
15
二.锻造安全技术
2.5.1
从业人员安全技术要求
工件放不正不打、
拿不平不打、
夹不准不打、
冷铁不打、
冲子和剁刀背上有油不打、
空锤不打、
看不准不打。
七不打:
16
防止机械伤害的“一禁、二必须、三定、四不准”
1、 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摆弄机电设备。
2、? 机电设备应完好,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
3、??机电设备停电、停工休息时必须拉闸关机,电箱
按要求上锁。
4、??机电设备应做到定人操作、定人保养、检查。
5、??机电设备应做到定机管理、定期保养。
6、??机电设备应做到定岗位和岗位职责。
7、??机电设备不准带病运转。
8、? 机电设备不准确超负荷运转。
9、??机电设备不准在运转时维修保养。
10、机电设备运行时,操作人员严禁将头、手、身伸
入运转的机械行程范围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