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 标新立异.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第 15卷 第 4期 武 汉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Vo1.15NO.4
2002年 8月 JOURNALOFWUHAN INSTITUTEOFSCIENCEAND TECHNOLOGY Aug 2002
打破常规 标新立异
另类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冯泽民,李建强,罗先群
(武汉科技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要:另类服饰丈化作为一种不遵循原有着装规范的表现,一种对传统高雅艺术的反叛 ,给二十世纪后半叶
的服装设计带来了巨大冲击。本丈就另类服装的表现及其本质进行分析 ,探讨了另类服饰如何打破常规,标
新立异 ,成为 当代服饰设计思想的主流。
关键词 :另类;服饰 ;设计思想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l60(2002)04—000l—03
二十世纪后半叶出现的另类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样也对服装设计带来巨大冲击。这里,
我们就另类服饰文化对当代服装设计理念的影响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1 另类文化与另类服饰
何为 “另类”?它并非是今天才出现的新鲜词汇,另类不过是我们早已熟知的 “先锋”、 “前卫”的同义词,甚至是更
加个性化的风格。在英文中代表 “另类”的词是 “alien”,指的是 “其他种族的”或 “有性质不同而遭反对”之意,另类文
化亦指非主流文化 ,它源于20世纪西方60年代末的alternativesociety词,意指不遵循现行社会秩序的文化价值。
另类文化的发展已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早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在少数艺术家
的思想上就已初露端倪,直到六十年代波普艺术 (PopArt)和摇滚乐的出现,另类才
真正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而这一时期六七十年代的嬉皮风、摇滚风、朋克风等反传统
运动都属于另类文化的体现 (见图 1所示)。期间,年轻人所创造的种种新鲜思想和事
物都迅速成为压倒性的流行风潮,但这并没有成为它们被主流文化接受的指标,反而
还被称为非主流的 “另类”,这在当时是具有讽刺意义的称呼,即 “叛逆的异类”。[】
另类文化的产物…一另类服饰 (alternativefashion)意指敢于标新立异,不循常规
的服装,它与亚文化时装 (subculturalfashion)意义相近。这是一种与主流社会相对
图 1 60年代英 国街头嬉皮士的服装
恃的非主流文化现象。(与此对应的是生活方式与传统的背离。)
另类服饰的出现也是随着另类文化的诞生而出现的。当时判逆青年的着装不仅表
达 了他们的思想,同时这些新奇的样式受到许多青年的争相效仿,形成了与主流的高
级时装直接相对的时尚风潮。如60年代嬉皮风中,男女青年大都蓄长发插鲜花,身着
长袍牛仔与花恤衫,不久这些服饰在西方广为流传。又如70年代英国的朋克风潮,朋
克一族身着黑色紧身裤、印着寻衅的无政府主义标志的T恤、皮夹克和缀满亮片、大
头针、拉链的形象从伦敦街头迅速复制到欧美。(见图二所示)。在今天服装解构的热
潮中,另类服饰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在裘皮服装中故意暴露皮块之间的粗糙拼缝,这
种穿着方式可谓是对传统的完美风格的破坏 ,即对裘皮时装的解构。而后现代时期服
图 2 街头服装
装也趋向多样化,越来越多的衣服有扣子但不扣,有拉链但不拉;内衣外穿;围巾搭
在大衣上失去保暖功能等等。加在服装上的种种包装、种种商标、种种牌名,已无任何实质性的内涵。但丰富多彩的面貌
却迎合了当今人们寻求新颖与多变的购买心理。
收稿 日期 :2002—02—29
作者简介 :冯泽民 (1951一),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服饰文化.
基金项 目: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 “十五”规划项 目
维普资讯
2 武 汉 科 技 学 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