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学;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
(1)共同点:动植物细胞都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
(2)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成熟的植物细胞一般具有大的_______,而动物细胞没有。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原核细胞:没有真正的________,如细菌。
(2)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的细胞,如常见的动植物、真菌等。
(3)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例1】 (2016,临沂)根尖成熟区的根毛细胞不同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特有的结构是( )
A.叶绿体和液泡
B.细胞壁和液泡
C.细胞壁、叶绿体和线粒体
D.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分析】 根毛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根毛细胞由于不见光没有叶绿体,所以根毛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和液泡。;1.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为植物细胞的是______。
(2)和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结构是①________、⑤______和⑥________。
(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③ ]_______中,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吃西瓜感到很甜,糖分存在于植物细胞的______。;1.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1)细胞壁:______和______功能(植物、真菌和细菌具有);
(2)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______交换;
(3)细胞质:是细胞进行__________的场所;
(4)细胞核:内含__________(DNA),与遗传有关,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5)叶绿体:在________内,是进行__________的场所(绿色植物特有的);
(6)液泡:内含_______,细胞液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2.细胞的各个结构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例2】 (2016,滨州)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动、植物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细胞质 B.线粒体
C.叶绿体 D.细胞核
【分析】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2016,茂名)下列有关细胞构成生物体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人体的细胞都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B.分布于植物和动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C.细胞膜在高温下不再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均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解析】A.并不是人体的所有的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如成熟的红细胞就没有细胞核,A错误;B.分布于植物和动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分别属于保护组织和上皮组织,B错误;C.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的进出的功能,高温会破坏细胞膜的功能,C正确;D.植物细胞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如植物的根部细胞就没有叶绿体,D错误。故选C。;1.显微镜的结构;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光线→_________ →________→通光孔→标本→______→镜筒→______→眼
3.显微镜的使用
(1)安放:安放时,要使镜筒朝前,镜臂朝后,放在实验者前方略偏左的地方,便于左眼观察,右眼同时睁开便于绘图;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正对通光孔;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调节反光镜,直至视野里看到明亮的圆形光斑为止;
(3)放片: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两端压片夹压住,使观察对象正对通光孔;;(4)调焦:先用眼看物镜,再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接近玻片,然后左眼看目镜,反向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看清物像为止;
(5)观察记录:绘制细胞图时,图的位置要适中;细胞各部分的比例要适当;线条要均匀一致;区别明暗用铅笔点出疏密不同的细点来表示,不能涂抹;
(6)收镜整理:把目镜放回镜盒,在镜筒上方盖上塑料盖。同时镜筒下降,两个物镜朝前放置。反光镜要竖放。;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5.显微镜镜头的辨别
(1)目镜:直插式,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物镜:螺旋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判断视野中出现的污点位置
视野中出现的污点一般会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
(1)首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上;
(2)移动玻片标本,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