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4章古希腊建筑讲解.ppt

发布:2017-02-16约3.4千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帕提农神庙 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神庙不仅仅意味着对神的尊崇,也是和平与民主的象征。 (3)帕提农神庙 特点:① 位置:在卫城最高处,与山门保持80米的良好观赏距离 (3)帕提农神庙 特点:② 体量: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神庙。 特点:③形制:最隆重的围廊式,也是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庙宇。 (3)帕提农神庙 特点: ④是卫城上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物:华丽、肃穆、欢乐; (3)帕特农神庙 (3)帕提农神庙 良好的比例关系:外立面成黄金矩形 档案方厅 西 东 圣堂 (4)帕特农神庙——室内处理 B.室内特点: ①圣堂内双层列柱 ②档案方厅:室内用四棵爱奥尼式柱子。 帕提农内部遗址 (3)帕提农神庙——室内处理 圣堂: 三面、双层多立克立柱 檐部也大大简化 像之前方直到大门为一片空白,不置任何杂物。 在靠近巨像基座处挖出一个长方形水池,利用池中之水反射从大门而来的阳光,使金光闪烁的巨像更显富丽堂皇。 室内特点双层列柱原因: 室内层高高于室外,分两层可使柱子不显得过分粗壮拥塞 (3)帕特农神庙——室内处理 柱子:卷杀、侧脚、分块雕刻 C.柱式细部精细处理和雕刻题材及处理特色。 (3)帕特农神庙——柱式与雕刻 西边山花中心的复制品:雅典娜与波塞冬的竞争 柱式细部精细处理和雕刻题材及处理特色。 (3)帕特农神庙——柱式与雕刻 帕那太耐节巡行队伍中的少女们 (3)帕特农神庙——柱式与雕刻 (3)帕特农神庙——柱式与雕刻 雕刻位置:围廊以内,圣堂墙垣外侧檐壁 巧妙布局:从西面走进帕提农并从它西北角掠过的真正的游行者始终看到浮雕上的队伍同自己并肩前行,构思很周到。 (4)伊瑞克提翁庙 ①建筑位置,空间及功能布局: 建筑位置:山门后的悬崖边缘,帕特农神殿以北。东西向南北向断坎交接处。 (4)伊瑞克提翁庙 重要性古典盛期爱爱奥尼柱式的代表 南立面 西南鸟瞰 西立面 东立面 设计难点: 地形复杂,断坎相交 与帕提农神庙相邻,如何实现对立统一 (4)伊瑞克提翁庙 位置:在断坎之上:西低东高(3.206米),南高北低 ①建筑位置,空间及功能布局: (4)伊瑞克提翁庙 空间功能布局: 用不对称构图手法 它由三个小神殿、两个门廊和一个女像柱廊组成。(雅典娜、波塞顿、伊瑞克提翁、开刻洛普斯的墓) ①建筑位置,空间及功能布局: (4)伊瑞克提翁庙 (4)伊瑞克提翁庙 ②外观处理 (4)伊瑞克提翁庙 南墙正在高差处理 东西向断坎的上沿安置女郎柱。 东西立面高差(对比山门的处理) ②外观处理——A高差处理 (4)伊瑞克提翁庙 ②外观处理——B与帕提农神庙的协调 柱式对比 (4)伊瑞克提翁庙 形体对比 ②外观处理——B与帕提农神庙的协调 (4)伊瑞克提翁庙 南立面女郎柱 ③柱式的变通处理——爱奥尼柱式的变体 (4)伊瑞克提翁庙 南立面女郎柱 ③柱式的变通处理 它东面的柱廊的柱子高6.583m,底径0.692m,细长比为1:9.5。开间 净空2.05个底径。涡卷坚实有力。角柱柱头在正面和侧面各有一对涡卷,转 角上的涡卷斜向45度伸出,使正、侧面连续。 (4)伊瑞克提翁庙 ③柱式的变通处理 二、总结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 1.建筑物和建筑群体艺术形式的完美,建筑与地形环境完美结合。 ①建筑与建筑群:胜利女神庙与山门;帕提农神庙与伊瑞克提翁庙 ②建筑与环境:伊瑞克提翁庙的位置选择以及与地形的结合。 2、精微的审美能力和石作技术高度成就,集中体现在古典柱式体系上。 3、建筑与雕刻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1.建筑物和建筑群体艺术形式的完美,建筑与地形 环境完美结合 二、总结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 2、精微的审美能力和石作技术高度成就,集中体现在古典柱式体系上。 二、总结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 二、总结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 3、建筑与雕刻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第4章 古希腊建筑 一、古希腊的自然环境 1.位置:古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和意大利南部 古希腊自然环境 古希腊自然环境 2.材料: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大理石、陶土和金属资源,为发展建筑、雕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尊重人、赞美人、发挥人的体能和智能 对人的审美感受的强调和张扬 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 宗教:来自理智和诗歌的结合 希腊人文主义 物质环境 人文环境 二、建筑艺术风格 1.建筑:和谐、明朗、端庄的气息 2.雕塑:庄重、优美、和谐、生动的气息,带 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希腊艺术风格 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 (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