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建筑归纳.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希腊建筑
1.1 爱琴文化:以爱琴海为中心的许多小岛和多山的沿岸狭窄地区的文化。
爱琴文化的建筑与埃及互有影响,而古代希腊则继承了爱琴文化建筑。
爱琴文化的建筑:克里特建筑(世俗性)
类型:住宅、宫殿、别墅、旅社、公共浴室和作坊等。
19世纪发现的克诺索斯和费斯特宫殿是米诺王的宫殿。其建筑技术和亚述及叙利亚相似,墙下部用石砌,以上用土坯内加木骨架,或都用石砌,但保留木骨架作为装饰。宫殿内广泛使用圆柱,柱顶有较大圆盘柱帽。建筑外观纤秀华丽,亲切开放。
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宫殿(公元前16世纪)鸟瞰复原图(米诺文明的颠峰):
爱琴文化的建筑:迈西尼文化(迈西尼卫城和国王墓)是迈西尼的核心建筑和最重要的遗迹,卫城有以处狮子门,附近有传说为国王阿特鲁斯的墓。建筑外观粗犷雄健,防御保守。
公元前11世纪迈西尼文明崩溃,到公元前8世纪,进入了“黑暗时代”。公元前8世纪,希腊演变为诸多独立的小城邦组成的集合体。
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西尼卫城平面图(公元前1600年):
传说的国王阿特鲁斯墓(穹顶):
叠涩穹窿顶:渐次接近的两排砖的系列按其对称轴旋转得到的三维结构 。
迈西尼卫城的狮子门,宽3.5米,门上的过梁中央比两端厚,结构上是合理的,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使过梁不必承重。券里填一块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央一棵象征宫殿的柱子,也是上粗下细的。
拱:真拱和叠涩拱。大跨度的空间得以解决。
真拱:以放射线排列砖的系列,形成一段弧线。组成真拱的砖是一段圆环。砖用不着粘合 ,拱上面的重量自动地把这些砖紧紧地压在一起。
叠涩拱:渐次接近的两排砖的系列 ,支撑的重量主要是由那悬空的两排砖决定的。砖的强度和砖粘合的程度越强,拱能承受重量越大。
1.2 古希腊建筑:公元前8世纪起,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西岸和爱琴海的岛屿上,以及意大利、西西里和黑海沿岸的奴隶制国,总称为古代希腊。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希腊的建筑同样也是西方建筑的开拓者。古希腊建筑还处 “萌芽和胚胎”时代。古希腊的建筑语汇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的建筑风格,它几乎贯穿在整个欧洲两千年的建筑活动中,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还是集体主义时期都可见到希腊语汇的再现。
古代希腊从时间上可分为四个时期:
1.荷马时期(公元前1200—公元前800年),《荷马史诗》,无实例。
2.古风时期(公元前800—公元前600年),纪念性建筑形成,阿波罗圣地、宙斯神庙、波赛东神庙等。
阿波罗圣地位于希腊中部德尔菲(Delphi)地区,传说是阿波罗(Apollo)发布神喻之地,阿波罗圣地以阿波罗神庙为中心,采用多立克柱式。
圣地建筑群——祭祀活动场所,以神庙为中心;建筑物用石砌筑。
3.古典时期(公元前600—公元前400年),纪念性建筑成熟,雅典卫城、艾比道拉斯剧场、奖杯亭。
奥林匹亚建筑群地位于奥林匹克的发源地,建筑在奥林匹亚山上。
奥林匹亚也是最早的大型公共建筑群之一,运动竞赛也是在这里兴起的。
奥林匹亚圣地鸟瞰
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00—公元前100年),开拓新领域,宙斯祭坛、米利都元老议事亭、雅典风塔。
古希腊最重要的建筑类型为神庙,早期是木构架结构,以后发展为用石材代 替柱子、檐部,从木结构过渡到石梁柱结构
1.2.2.神庙形制
由早期的“端柱门廊式”逐步发展到“前廊式”,即神庙前面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为希腊神庙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神庙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
神庙特征:
1.平面长宽比为1:2的矩形,中央为正堂,大殿的四围是柱子,常为 6X13柱。
2.柱式的确定。多力克、爱奥尼、克林斯柱式。
3.建筑的双坡屋顶形成了前后山花墙装饰的特点方法。
4.体现崇尚人体美和数的和谐。美是由度量和秩序组成,建筑物各部分的度量关系就是比例。
5.建筑与雕刻紧密结合。
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平面图(古风时期):
侧面13柱。正面6柱。前殿单排双柱,殿内双列柱。台基尺寸:27.8*64.12M
多力克柱式,神殿建在3层台基之上,山墙有大理石雕刻。整个神庙采用严格的比例 。
大殿的内厅里有12米高的宙斯神像,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用黄金(衣饰)、象牙(肌肉)、木材(主要框架)制成 。
建于公元前460年的波赛东神庙,其实应该是拉赫神庙,典型多立克柱式的神庙.
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希腊神庙建筑的统一石柱形式)
多立克柱式来源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城邦,柱头为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20个),柱子高度约为底径的4-6倍,没有柱座,雄壮的柱身从台基上拔地而起,檐部的高度为柱高的1/3。柱式粗笨,有古埃及建筑的影响, 总体上力求刚劲、质朴有力、和谐、具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