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疯狂的战车》课件(39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仙游县园庄中学 林金水 西方有一谚语:上帝要谁灭亡, 必先令其疯狂! 请列举: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寻求出路而逐渐“疯狂”,不惜发动战争的史实?(二战正式爆发前) 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三省;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9年春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德国 莱茵区 萨尔区 奥地利 东普鲁士 苏台德区 张伯伦 达拉第 希特勒 墨索里尼 慕尼黑阴谋学生表演课本剧,重现会议场景 一、和平到来了吗? ——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1、时间: 2、地点: 3、与会国: 4、结果: 5、影响: 6、后果: 1938年9月 英 法 德 意 签定 《慕尼黑协定》 慕尼黑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加速二战的爆发(二战的催化剂!) “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保证!” 德国 莱茵区 捷克 斯洛伐克 萨尔区 奥地利 东普鲁士 苏台德区 1939年8月,德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互不侵犯,划定东欧势力范围,有效期10年。 德国 英 法 苏 联 捷克斯洛伐克 慕 尼 黑 会 议 (纵容) (祸水 东引) (牺牲) (签订条约) (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 英法等西方大国心惊胆战, 捷克斯洛伐克悲愤无奈, 法西斯德国喜不自禁, 苏联深深忧虑。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具体原因: 1、德、日两国要求打破“凡——华”体系,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3、世界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失利,法西斯势力大大增强 4、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客观上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1、原因: 2、二战的进程 时间 事件 二战中的代号 影响 1938年9月 慕尼黑会议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成为二战的催化剂 二战的爆发 二战的扩大 二战的最大规模 1939年9月1日 1941年6月22日 1941年12月7日 德国突袭波兰 德国突袭苏联 日本偷袭珍珠港 白色方案 巴巴罗萨计划 虎 !虎! 虎! 波 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 二战的爆发 “静坐战争” “假战争” “奇怪战争” 敦刻尔克 德国西线进攻和敦克尔刻撤退 1940年4、5月 丹 麦 丹 麦 丹 麦 丹 麦 丹 麦 丹 麦 挪威 挪威 挪威 挪威 挪威 丹 麦 挪威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卢森堡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荷兰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比利时 马奇诺防线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挟最新高技术、兵器以最小的损失,突然、迅速地达成战争目的,其理论魅力至今依然不减。)攻势凌厉, 27天内征服了波兰, 4小时征服丹麦, 23天内征服挪威, 5天内征服荷兰, 18天内征服比利时, 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1940年秋德军空袭英国,企图迫使英国屈服。 “张伯伦过去一心一意想的是搬起希特勒这块石头,去打苏联人民的脚,但是......张伯伦手上的石头却打到了张伯伦自己的脚上了。” 张伯伦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这必将是一切反动政策的发展规律。 ——毛泽东 希特勒对着月亮高喊: 郁闷啊!想想我已经占领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为什么对小小英伦三岛就久久攻不下来呢?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决不投降。 ——英国首相丘吉尔 “不列颠之战” 张伯伦下岗 丘吉尔上岗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 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们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1938年张伯伦的讲话 比较:英国对德政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