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风湿病的认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 三痹汤 三痹汤《校注妇人良方》: 功效:通络止痛散寒通络止痛.适用于气血两虚,风寒痹阻证 八珍之主药加黄芪,大枣:加强补血益 气之功 独活、防风、秦艽、细辛、桂心:驱风 散寒,通络 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 共奏益气养血驱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 风湿病常用方剂 13.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功效:益气养血通络止痛.适用于气虚血瘀型痹症, 黄芪、当归尾、川芎、赤芍:益气养血活血 桃仁、红花:活血通络 地龙:络通痛止 风湿病常用方剂 14.左归丸 左归丸《景岳全书》: 功效:滋补肝肾通络止痛.用于肝肾阴虚痹症 菟丝子、枸杞子、龟板、山药、山萸 肉、熟地:滋补肝肾 白术、生姜、甘草:健脾和中,补益肝 肾,通络止痛 风湿病常用方剂 15.大秦艽汤 大秦艽汤《素问气机气宜保命集》: 功效:驱风散寒清热通络止痛 用于寒热错杂,热重于寒者。 羌独活、防风、细辛、白芷:驱风散寒通络 秦艽:驱邪通络,舒筋止痛 黄芩、石膏、生地:清热凉血 四物汤:养血活血 茯苓,白术,甘草:健脾,驱湿,和中 风湿病常用方剂 16.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功效:益气通阳,散寒止痛。适用于气血亏虚风寒痹阻证 黄芪益气固表通阳散寒 桂枝驱寒通经活络 芍药:养血合营 甘草、大枣、生姜配诸药调和营卫 风湿病常用方剂 17.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 功效:温经散寒清热通络。适用于寒热错杂证偏寒者。 桂枝、麻黄、附子、防风:祛风通络,温 经散寒止痛。 芍药、知母:清热合营。 白术:健脾除湿。 生姜、甘草:和中 风湿病常用方剂 风湿病常用中药 驱邪药 扶正药 引经药 --驱邪药 1.散寒通络:桂枝,川乌,草乌,细辛,麻黄 2.祛痰通络:半夏,南星,天竺黄,地龙,白芥子,橘红,僵蚕,皂刺,陈皮,丝瓜络 3.祛风通经活络:桑枝,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豨莶草,伸筋草,秦艽,羌活,独活,防风,千年健,追地风,透骨草,海桐皮,寻骨风,穿山龙,松节。 4.活血通络:当归,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川芎,地龙,丹参,鸡血藤,赤芍,山甲,郁金,水蛭,橘红,五灵脂 风湿病常用中药1 5.消除结节:山甲,皂刺,水蛭,山慈姑,僵蚕 6.理气通络:香附,木香,陈皮,绛香,丝瓜络 7.化湿通络(上焦):霍香,佩兰,苏梗,大豆黄卷,菖蒲 8.化湿通络(中焦):白豆蔻,肉苁蓉,猪苓,泽泻,车前子,防己,川萆解 --驱邪药 风湿病常用中药1 9.化湿通络(下焦):滑石,肉苁蓉,猪苓,泽泻,车前子,防己,萆解 10.活络止痛:木瓜,牛膝,丝瓜络,鸡血藤,桑枝,威灵仙,蜂房,桂枝,千年健,寻骨风,祖师麻 11.驱湿清热:大黄,黄连,黄芩,黄柏,石膏,知母,双花,葛根,栀子 12.清热解毒:半枝莲,虎杖,银花,白花蛇舌草,公英,紫花地丁,连翘,土茯苓 --驱邪药 风湿病常用中药1 1.益气:人参,党参,白术,黄芪,太子参 2.养血:阿胶,当归,白芍,熟地,首乌,玉竹,沙参 3.温阳(包括脾阳和肾阳):鹿角片(胶),附子,肉桂,干姜,杜仲,川断,仙茅,仙灵脾,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狗脊,鹿衔草,五加皮 4.滋阴(包括肝阴肾阴):龟板,枸杞子,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玄参,黄精,山萸肉,女贞子,熟地 --扶正药 风湿病常用中药2 1.上肢:威灵仙,桑枝,桂枝,片姜黄,羌活,川芎 2.下肢:木瓜,牛膝,独活,防己,萆解,续断 3.颈肩部:葛根,白芷,柴胡,蔓荆子 4.腰部:川断,牛膝,桑寄生,狗脊 5.脊柱:羌活 --引经药 风湿病常用中药3 外感六淫邪气 * 谢 谢 * 6 痰瘀痹阻证 【 诊断要点】 主症 : ①肢体肌肉关节刺痛 , 固定不移。②关 节疼痛 , 肌肤局部紫黯、肿胀 , 按之稍硬 , 肢体顽麻或重着。 次症 : 关节疼痛僵硬变形 , 屈伸不利 , 有硬结、 瘀斑 , 面色黯黑 , 眼睑浮肿 , 或胸闷痰多。 舌脉 : 舌质紫暗或瘀斑 , 舌苔白腻 , 脉象弦涩。 凡具备主症之一 , 兼次症及舌脉者 , 即可确立诊断。 【治疗方法】:活血行瘀 , 化痰通络。 【代表方剂】 1 阳和汤 2 合桃红四物汤 7 热毒痹阻证 【诊断要点】 主症 : 关节红肿 , 疼痛剧烈 , 触之发热 , 得冷则舒 , 高热烦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