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规则与实验室安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化学实验规则与实验室安全 强根荣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办公室电话: (0571中心网址: 化学实验规则 化学虽然比较集中地与较多危险的物质打交道,但绝对不能把“化学”和“危险”等同起来,只要大家都按规则办事,就是安全的。只要大家都具备基本的化学素养,就能共同有效地维护我们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安全。 化学实验规则 1.规范: 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背心、短裤(裙)等进入实验室,不要留长指甲,不宜戴戒指、手链之类的装饰品。不要在实验室内使用香水、化妆品。女生将长发扎好。绝对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吸烟,或把食具带进实验室。离开实验室洗净双手及手臂。 2.安静: 保持安静,遵守秩序,不准喧哗,不准随意离开自己的实验位置。 化学实验规则 3.整洁: (1)不准乱扔废纸、废物,倒入垃圾袋。废酸、废碱倒入指定废液桶中,产品倒入回收瓶中。 (2)实验过程中,保持台面整洁,塑料筐、操作中暂时不用的仪器不要堆放在台面上。 (3)实验结束后,每位学生整理好铁架台、铁夹,电热套、橡皮管,所有仪器洗干净,放入指定位置,擦干桌面水迹,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4)值日生负责公用台面的清洁工作,盖好试剂瓶,关好水、门窗,切断总电源,经指导教师同意方可离开实验室。 化学实验规则 4.节约: (1)爱护公物,按量取用试剂,节约药品,公用仪器和试剂瓶用毕立即放回原处,盖好瓶盖,避免混淆,玷污试剂。 (2)实验之前,必须认真检查仪器,多还,缺少、破损的仪器要及时申报换领,实验过程中打破仪器按规定赔偿,并补齐。 (3)学生不能擅自决定重做实验,必须重做者,要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 实验室安全 1. 防火 常见的情况有: ① 在烧杯或蒸发皿等敞口容器中加热有机液体,可燃的蒸气遇明火引起燃烧; ② 回流或蒸馏操作中未加沸石,引起暴沸,液体冲出瓶外被明火点燃; ③ 用直接火加热装有液体有机物的烧瓶,引起烧瓶破裂,液体被点燃; ④ 在倾倒或量取有机液体时不小心将液体洒出瓶外并被明火点燃; ⑤ 盛放有机液体的瓶子长期不加盖,蒸气不断挥发出来,由于它比空气重,会下沉流动聚集于地面低洼处,遇到丢弃的未熄灭的火柴头、烟蒂等引起燃烧; ⑥ 将废溶剂等倒入废物缸,其蒸气大量挥发,被明火点燃; ⑦ 在使用金属钠时,不小心使金属钠接触水或潮湿的台面、抹布等引起燃烧。 实验室安全 采取措施: 实验操作要规范,实验装置要正确, 对易燃、易爆、易挥发的实验药品要远离明火,不可随意丢弃,实验后专门回收。若一旦发生火灾,应先切断电源、移去易燃易爆试剂,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或采取其它适当方法灭火,如:黄沙覆盖、灭火器,或用水冲等。 实验室安全 2. 防爆 (1)燃爆 a 一般地说,药品爆炸极限愈宽广,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愈大。 ——在使用氢气、乙炔、环氧乙烷、甲醛等易燃气体或乙醚等液体时必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熄灭附近的明火。 b在密闭系统中进行放热反应或加热液体而发生爆炸。 ——凡需要加热的或进行放热反应的装置一般都不可密封。 c减压蒸馏时若使用锥形瓶或平底烧瓶作接收瓶或蒸馏瓶,因其平底处不能承受较大的负压而发生爆炸。 ——减压蒸馏时只允许用圆底瓶、尖底瓶或梨形瓶做接收瓶和蒸馏瓶。 实验室安全 2. 防爆 (2)自爆 d乙醚、四氢呋喃、二氧六环、共轭多烯等化合物,久置后会产生一定量的过氧化物。在对这些物质进行蒸馏时,过氧化物被浓缩,达到一定浓度时发生爆炸。 ——在对这些物质蒸馏之前一定要检验并除去其中的过氧化物,而且一般不允许蒸干。 e某些类型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自爆或爆炸性反应。 ——多硝基化合物、叠氮化合物应避免高温、撞击或剧烈的震动;金属钾、钠应避免接触水、湿抹布或潮湿的仪器;重氮盐应随制随用,如确需作短期的存放,应保存在水溶液中;氯酸钾、过氧化物等应避免与还原剂混放。 实验室安全 3. 防中毒 绝大多数化学实验试剂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对有刺激性或者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尽量安排在通风厨,或有排风系统的环境中进行,或采用气体吸收装置。 有毒或有较强腐蚀性的药品应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不能用手直接拿或接触这类化学药品,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