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 认识信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信息与信息社会。
(2)正确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信息。
(3)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难点:(1)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2)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教学过程】
1.引入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信息实例。例如,每天电台中广播的天气预报;每位同学的名字、身高、体重;每次考试的成绩、名次;电视节目预告;各种新闻、消息等。
2.从学生的实例中引出信息和信息社会。说明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3.信息、信息载体和信息源的区分。
教师提出“书、电视机是否是信息”的疑问,请学生讨论辨析,最后说明各种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抽象,而知识是信息的高级组织形式。
4.介绍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
通过人体对事物的感应过程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以及计算机是当今社会信息处理的强有力的工具。
5.信息:人们通常把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6.信息的获取:
人们主要用眼及其它感官来获取信息。
7.信息的处理:
人工处理
机器处理:主要是指用计算机处理。
第二节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信息技术(2)知道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2.过程与方法
主动探究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难点: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信息处理的过程。
二、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
1.强调信息技术是信息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说明信息技术包含的3个技术。
2.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
3.请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教师来总结归纳。
4.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5.举例说明多媒体技术、机器人技术、蓝牙技术在生活中的实例,请学生讨论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6.通信技术的应用
7.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8.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
科学处理 数据处理 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
办公自动化 人工智能 多媒体应用 网络应用
三、小结: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练习:
1.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
2.什么是通信技术?
3.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文化、道德和法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2)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3)了解黑客、网络沉迷、网络陷阱及其危害。
(4)知道网络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2)了解黑客、网络沉迷、网络陷阱及其危害。
(3)知道网络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难点:(1)防范计算机病毒。
(2)辨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并认识到规范自己行为、负责任参与信息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1.引入。
从学生周围抄作业的现象引入,说明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这是网络文化、道德的一部分。
2.介绍计算机病毒。
演示计算机中了某些病毒的症状,请学生尝试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介绍病毒概念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从特点出发,讨论防范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3.介绍黑客、网络陷阱
请学生列举身边中的黑客和网络陷阱的实例,感受黑客和网络陷阱的危害。
4.讨论预防网瘾的方法。
通过各种报道中典型的事例和数据来说明网瘾的表现和危害。请学生讨论预防网瘾的方法。
5.讨论如何“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简单介绍一些网络政策法规,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如何用实际行动实践《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讨论。
第四节 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一般工作原理。
(2)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5个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计算机系统组成。
(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5个组成部分。
难点:(1)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
1.引入。
信息的处理和信息技术的实现都离不开电子计算机,计算机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了。在购买个人计算机前,大量的销售广告是我们的最好参考。
2.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请学生浏览教师提供各类电脑销售广告,从中归纳整理得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根据冯·诺依曼的定义“计算机是一个能接受输入、能处理数据、能存储数据、并产生输出的设备”,与前面提到的信息与信息处理的过程相结合,阐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4.学习硬件的主要组成。
结合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可以将哪些类型的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是如何处理数据的?计算机怎么存储数据?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