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一)人物形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诗词鉴赏(一)人物形象 知识储备-----形象类型 (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2)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所以,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走进高考 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竹轩面对柴门,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地吹开了。轩的前面,是刚刚开辟不久的小径,径边栽上了许多篁竹。当轩静坐,竹梢的影子,都好像通过茗碗细细地落在轩中似的。篆烟飞起了,竹叶的音响,宛如随着篆烟轻轻地飘来。暑天,这里宜于乘凉倦卧,可以看到星从修竹的上面穿过;冬天,坐在这吟诗,可以看到素雪压在竹枝的清景设想到了冬季,这儿的清景,一定格外宜人。不要移去墙下的那株梅花,到了冬天梅花的寒香冷蕊,配上修竹的疏枝翠叶,竹轩定会更加清幽美好。 9、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2分:答全得2分,少1关键词扣1分)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答全得4分,2条3分,1条2分。) 8、第二联将视觉与听觉结合(1分),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1分)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大意:漂泊江汉,我这思归故乡的天涯游子,在茫茫天地之间,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像飘荡在远天的片云一样远客异乡;与明月一起,孤独地面对漫漫长夜。我虽已到暮年,就像日将落西山,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逐渐好转。自古以来存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必取其体力,跋涉长途。 首联表达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有自嘲意。“思归客”是杜甫自谓,因为身在江汉,时刻思归故乡,但思归而不得,饱含天涯沦落的无限辛酸。“乾坤”,即天地。“腐儒”,迂腐的读书人,这里实际是诗人自指不会迎合世俗。如果说前一句还只是强调诗人飘泊在外的思乡之心,后一句则将自己在天地间的渺小孤独感吐露无遗。 颔联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他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慨叹自己飘泊无依。不过,在明月的皎洁和孤清中,我们又体会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 颈联 以“落日”比喻暮年,而非写实。“秋风”句是写实。诗的意境阔大而深沉,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积极用世、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 尾联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身虽年老多病,但智慧犹可用,还能有所作为。 二、人物形象鉴赏要领 1.人物形象 分析诗中人物形象的行为、神态、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 2.命题模式: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3.答题步骤: 一、定位人物的基本身份(将军、隐士、老者、游子、思妇等) 二、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外貌仪表、性格品质等) 三、分析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或作者借以表达的感情。 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咏物——咏自己 题葡萄图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参考答案】(步骤1)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步骤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步骤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