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精要.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
2016年04月
法规调整
法规调整
法规调整
关于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有关事宜的通告(2014年第15号)
注意事项
做好考核准备:在申报规范考核时,企业应当已经完成准备工作,并可以随时接受现场检查。不同型号产品均应有相应记录和样机以备检查。
申报资料:按要求完成相关资料的准备,其中无菌、植入规范检查要求动态生产。
参与人员:最高管理者(《生产许可证》企业负责人)、管理者代表应全程参与考核,各部门负责人应在场。
设施设备:应可正常运转,在审核人员要求演示时,应有操作人员予以操作演示。
自查表格
序号
条款
内容
程序文件
规程、制度
具体措施
负责部门
负责人
XX
1803
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操作人员是否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控制程序(XXXXXXXX)
洁净间卫生管理制度(XXXXXX)
洁净间生产及检验人员每年8月1日体检
人力资源部
王XX
XX
……
……
……
……
……
……
……
第二章 机构与人员
企业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并有组织机构图,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1.1.1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具备组织机构图。
*1.1.2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
1.1.3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第五条
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应与企业实际一致。
2、各部门职责与权限。
3、文件形式的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任命书,不得兼任。
案例:离职情况、形式上的兼任
和实质上的兼任
第二章 机构与人员
企业负责人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组织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等;
(三)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
(四)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组织生产。
1.2.1企业负责人应当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
1.2.2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2.3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1.2.4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
*1.2.5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组织生产。
第六条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明确企业负责人为质量责任人。——《生产许可证》
企业负责人的实际职责。——质量手册
持续改进(YY/T0287与ISO9000的不同之一)
隐含对外来文件的管理。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企业负责人的职责规定,应至少包括条款内容。
2、结合七十八条(管理评审)等相关条款,综合评价企业负责人职责落实的情况。
第二章 机构与人员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高员工满足法规、规章和顾客要求的意识。
1.3.1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
*1.3.2管理者代表应当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高员工满足法规、规章和顾客要求的意识。
第七条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来自管理层(层级)
应经过YY/T0287培训
可以兼任
确保体系运行保持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管代任命书应由最高管理者任命。
2、管代职责和权限。
知识点:
一般应指定管理层中的一员为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与管代可为同一人。
案例:主、副管代
第二章 机构与人员
技术、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1.4.1技术、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应当有能力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实际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第八条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关注生产、技术、质量管理部门。
关注知识背景与实际经验——能力。
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的任职条件,应明确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工作技能、工作经历等要求。
知识点:
人力资源的管理一般应明确人员的任职资格、考核、评价和再评价的要求,并保存人员考核、评价和再评价记录。
第二章 机构与人员
企业应当配备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