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2清炒法炒焦.ppt

发布:2017-05-17约4.09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药炮制技术 项目4 清炒法(4-2) 无级调速自动控温 炒药机 滚筒式炒药机 滚筒式炒药机 4-2 炒焦(传统炮制) 教学任务 理解炒焦的含义。 知道炒焦的主要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能熟练进行炒焦药物的炮制,并能正确评判成品质量。 知道山楂、槟榔等药物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炮制原理和成品规格。 知道栀子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和成品规格。 了解川楝子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和成品规格。 教学程序 教师讲解、演示新课内容→学生操作→实验考试→教师讲评→布置作业。 炒 焦 ------基本知识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器具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色或焦褐色,并逸出焦香气味的炮制方法。 概念 增强疗效;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目的 注意 药物分档 投药时间 出锅时间 预热炒制容器 翻炒(搅拌) 出锅 药物分档 预热炒制容器 投药 操作 火力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 《中国药典》2005版载有净山楂、炒山楂和焦山楂三种炮制品。 炒焦 (传统炮制) ---山楂 炒焦 (传统炮制) ---山楂炮制方法及鉴别要点 炮制品 操作要点 鉴别要点 净山楂  原药材,除去脱落的果核。  外皮红色,断面黄白色,味酸微甜。 炒山楂  净山楂→预热容器中→中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  表面颜色加深,酸味减弱,微甜。 焦山楂  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  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味微酸苦。 山楂炭  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味涩。 净山楂 炒山楂 焦山楂 山楂炭 炒焦 (传统炮制) ---山楂炮制作用及应用 炮制品 炮制作用 临床应用 净山楂 味酸、甘,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作用。生品长于活血化瘀。 常用于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以及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也用于食积停滞。 炒山楂 炒后酸味减弱,缓和对胃的刺激性,长于消食化积。。 常用于积食停滞,脾虚食滞 焦山楂 炒焦后不仅酸味减弱,而且增加了苦味,擅于消食止泻。 常用于食积腹泻。 山楂炭 炒炭后酸味大减,苦涩味增加,有收涩之性,具有止血、止泻的作用。 可用于脾虚泄泻,胃肠出血。 炒焦 (传统炮制) ---山楂知识拓展 山楂中所含的有机酸具消食和抑菌作用,黄酮有活血化瘀作用。山楂炒后总黄酮含量变化不大,有机酸含量稍有下降,缓和刺激性。二者下降幅度与受热程度有关,当温度超过175℃时,减量幅度明显增大,当温度超过200℃时,总黄酮下降70%,总有机酸下降55%。 山楂果核占全部药材的40%,但其中有机酸和黄酮含量甚微,因此去核有科学道理。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 《中国药典》2005版载有槟榔、炒槟榔和焦槟榔三种炮制品。 炒焦 (传统炮制) ---槟榔 炒焦 (传统炮制) ---槟榔炮制方法及鉴别要点 炮制品 操作要点 鉴别要点 槟榔  去杂质,用水浸泡3~5天,润透,切薄片,低温干燥。或去除杂质后直接捣碎,称“碎槟榔”。  扁圆形片。切面呈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花纹,周边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质坚脆易碎;气微,味涩微苦。 炒槟榔  槟榔片→预热容器中→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  片状,表面浅黄色。 焦槟榔  槟榔片,中火炒至焦黄色。  片状,表面焦黄色。 槟榔 炒槟榔 焦槟榔 炒焦 (传统炮制) ---槟榔炮制作用及应用 炮制品 炮制作用 临床应用 槟榔 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的作用。生品作用较猛,以杀虫,降气,行水消肿,截疟力胜。 常用于肠道寄生虫病,水肿,脚气,疟疾等。 炒槟榔 炒黄后药性缓和,避免克伐太过耗损正气,并能减少恶心,腹泻,腹痛的副作用。长于消食导滞,用于积滞泻痢,里急后重。 适用于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 焦槟榔 药性更缓,有消食导滞的作用。用于食积不消,泻痢后重。 适用于身体较差的患者。 炒焦 (传统炮制) ---槟榔知识拓展 槟榔质地坚硬,所含的有效成分之一为槟榔碱,由于易溶于水,长时间浸泡,会导致槟榔碱的流失。有实验表明,采用砂润法和减压冷浸法软化槟榔,均可减少槟榔碱的损失,保证饮片质量,分别适用于小生产和大生产。槟榔选用减压冷浸法时,要先减压至2.66kPa左右,然后加水,水量约为槟榔重量的75%,加水停止后,继续减压40分钟左右(浸液上方泡沫消失),停止减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