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2速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 题: §5.2 速 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
(2)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测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
(3)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学会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常见的比较速度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比较。
(2)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并掌握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方法。
(3)学习自主设计表格,在学生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规范化指导,并鼓励不同的表格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从测量简单的速度的过程中,知道其它很多速度都是这样测量出来的,由此增加对速度大小及测量方法的感性认识;我国体育健儿奥运会速度项目中的娇人成绩,让同学们领略优秀运动员超人的速度给国家所带来的容誉,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拼搏毅力,才可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难点】(1)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及不同方法的灵活运用
(2)如何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进行速度的测量,多种方法进行比较
【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举例:两人从我们学校沿同一路线去如皋,一人乘汽车去,一人骑自行车去,一般情况下谁先到达?为什么?
一般情况下汽车比自行车运动得快,说明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
举例:某同学从家到校用了10分钟,另一个同学,从家到校走了700米,你能判断出谁运动得快谁运动得慢吗?为什么?
那我们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速度。
二、新课教学
1、活动5.5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
学生取出两张16开纸A和B ,将A双折一次,将B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
猜一猜:哪张纸片下落得较快?
提问:(1)同学们刚才所说的纸片下落快,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相同距离比时间)
(2)那你们有没有其它的判断快慢的方法呢?(相同时间比路程)
(3)那么在体育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所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相同吗?
如果回答相同,则提问:“观众也记时间吗?”
如果回答不同,则提问:“不同在什么地方呢?”
2、速度及其测量
(1)举例:甲纸片从10米高度下落,到地面用了5s,乙纸片从8米高度下落,到达地面用了2s,请问哪张纸片下落得快。
刚才我们将路程和时间都不同的纸片运动,都算成了“相同时间”,然后比较路程,判断物体的运动快慢。
(2)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我们一般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单位时间很多,比如:一年、一月、一星期、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等等,但是在物理学中,单位时间只有一个国际单位,那就是1秒,符号为s
有了速度这个物理量,我们怎么样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很好,可是怎么知道速度大还是小呢?这里我们引入速度的计算公式。同学们应该数学上早就学过这个公式,就是 :v=s/t 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
常用单位:千米/时(km/h),厘米/秒(cm/s)
3、单位换算
(1)比一比1km/h 与1m/s 哪个速度大?
1km/h=1000m/3600s=1/3.6 m/s 因为
1m/s=(1/1000km)/(1/3600h)= 3.6km/h
(2)练习:20 m/s= = km/h
72 km/h= = m/s
4、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
(1)活动:刚才我们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包括它的计算公式,现在就运用它来做“活动5.6”你认为应测量哪些量?用哪些实验仪器?设计表格并算出纸片的下落的速度。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速度 ?
在学生回答如何设计表格的基础上,总结常见的几种表格形式:
实验次数
高度/m
时间/s
速度/m/s
1
2
3
(2)阅读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可以由它的速度表直接读出。见书上P109
5、例题,讲解解题格式
(1)规范的计算题格式:
已知:s=180km v=100km/h
求:t
解:由 v= 得
t===1.8h
答:该汽车到达上海还需要1.8h。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指导学生练习解答课本p112 1、2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总 结】
1、速度的定义
1、速度的计算公式
2、计算过程注意事项(单位)
五、作业 《课堂练习册》
教学札记
教学札记
教学札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