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病毒性肝炎修.pptx

发布:2019-12-01约2.18万字共1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页/共144页概 述病毒性肝炎是有多种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病原学分类传播途径主要临床表现预后第2页/共144页病 原 学甲型肝炎病毒微小RNA病毒科,嗜肝RNA病毒属形态结构:32亚单位,实心、空心基因组:7478kbP1—编码结构蛋白P2、p3---非结构蛋白基因型:7个,我国Ⅰ型抗原抗体系统:抗-HAVIgM抗-HAVIgG抵抗力:较强第3页/共144页HAV图 HAV电镜照片,无包膜,球形,20面体对称 第4页/共144页病 原 学乙型肝炎病毒嗜肝DNA病毒科、嗜肝DNA病毒属形态结构:大球形颗粒,又称Dane颗粒 是完整的HBV颗粒 小球形颗粒:HBsAg 管形颗粒 :HBsAg基因组及编码蛋白:3200bp 4个开放读码框架S、C、P、X区第5页/共144页HBV的抵抗力很强,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均能耐受。第6页/共144页大球形颗粒管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图 HBV三种颗粒,电镜,负染×120000 第7页/共144页图 HBV基因组结构第8页/共144页病 原 学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 HBsAg: 有抗原性,无传染性 意义 有助诊断 制备疫苗 流行病调查 抗-HBs: 保护性抗体第9页/共144页病 原 学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 HBcAg: HBV复制的标志 抗-HBc IgM : 急性期 慢性肝炎急性发作(病情活动)第10页/共144页病 原 学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 抗-HBc IgG : 低滴度-既往感染 高滴度-HBV复制 单独阳性: 窗口期 低水平HBV感染第11页/共144页病 原 学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 HBeAg:病毒复制,传染性强 HBeAg转阴,HBV-DNA阳 性,为前C区突变 抗-HBe: 疾病恢复期 传染性降低 长期存在DNA整合 第12页/共144页病 原 学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 HBV-DNA:直接、特异、敏感的HBV复制的指标 Pre-S1 Pre-S2病毒复制的标志 Anti-pre-s2: 保护性抗体 抵抗力 第13页/共144页图 急性乙肝血清特异抗原和抗体动态变化 第14页/共144页病 原 学丙型肝炎病毒黄病毒(Flavivirus)科、丙型肝炎病毒属形态结构基因组及特点第15页/共144页图 HCV示意图第16页/共144页病 原 学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 Anti-HCVIgG:有助诊断 病毒复制传染性 无保护性 Anti-HCVIgM:肝炎急性期 慢性病毒复制期 HCVRNA: 病毒复制的标志抵抗力第17页/共144页病 原 学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需有HBV或其他嗜肝DNA病毒(如WHV)的辅助才能复制、表达及引起肝损害 anti-HDV IgM: 急性感染 慢性肝炎活动 anti-HDVIgG:非保护性抗体 HDVRNA:病毒复制的标志第18页/共144页病 原 学戊型肝炎病毒萼状病毒(Calicivirus)科特异性IgM和IgG抗体 近期感染和早期诊断第19页/共144页HEV图 HEV电镜图,球状无包膜,呈晶格状排列 第20页/共144页流行病学 传染源 HA和HE 急性感染病人 亚临床感染者 HB HC HD 病人和病毒携带者第21页/共144页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HA和HE 粪口途径 密切接触传播 HB、HC、HD 输血和注射传播 母婴传播 密切接触传播 性接触传播第22页/共144页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HA: 6月后成为易感者 年龄增长易感性下降 终身免疫 HB: 普遍易感,随年龄增长 易感性下降 HC和HE:普遍易感,主要侵犯青壮年第23页/共144页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特征 散发性:各型肝炎均有散发 流行:污染的食物和水可引起甲肝和戊 肝的流行流 行爆发 季节性: HA:秋冬季高峰HE:冬春季节 HB、HC、HD:无季节性,全年散发第24页/共144页 全球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的地理分布 HBsAg 流行率e?7% - 高 2-7% - 中 2% - 低第25页/共144页第26页/共144页我国乙型肝炎的流行情况2002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一般人群中HBsAg流行率为9.09%,估计约1.2亿人为慢性HBV感染。其中慢性乙肝约3 000万例。全国每年死于与乙肝相关肝病约30万例。庄辉.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挑战.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5, 23 Sup:2-6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