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骨质疏松疼痛的机理及治疗选读.ppt

发布:2017-02-22约1.83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骨质疏松疼痛的鉴别诊断与对策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诊疗中心 马文庭 内容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疼痛的机理 骨质疏松疼痛涵盖的疼痛疾病种类 鉴别诊断及对策 NIH 定义: “骨质疏松是骨强度降低,骨折风险增加的骨骼系统疾病”1 疼痛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2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 JAMA. 2001;285:785-795. Liao EY. Metabolic Bone Disease. Renmin Publ. 2003 October : 693 [廖二元,《代谢性骨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0月,P693] 骨质疏松疼痛与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疼痛的机制 骨转换失衡 骨折 其他 骨组织微结构破坏 大量快速骨钙丢失 微骨折 骨骼畸形 肌肉、韧带受力异常 腰背部肌肉疲劳、痉挛 轻微外伤后的脆性骨折 疼痛多出现在骨折发生的区域 血供减少 疼痛感受器受刺激 相关激素调控、长期卧床制动 《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疼痛的临床应用共识》,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骨质疏松疼痛涵盖的疼痛疾病种类 骨质疏松症 继发某种疾病的骨质疏松骨痛 多发性骨髓瘤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骨质疏松症分类 原发性: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 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一般指老年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不明 继发性: 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疼痛高危患者的识别 识别并推荐主诉为骨痛的患者做进一步检查,是提高骨质疏松疼痛诊断率的第一步 通过下表问诊,有助于甄别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 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抗癫痫药物及利尿药等 长期服用的药物 骨折史;曾行胃肠手术史;合并某些慢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腺功能低下、肝病、肾病、糖尿病、甲亢、成骨不全,慢性腹泻等; 既往病史 有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骨折家族史 家族史 烟或酒或、碳酸饮料或咖啡摄入过量 烟酒或咖啡 活动受限,体力活动缺乏 活动状态 低体重;偏食;长期营养失衡等 一般营养 绝经后妇女;高龄(女性大于65岁,男性大于70岁) 年龄 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 问诊内容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疼痛的临床应用共识 》 骨质疏松症疼痛诊断 最常发生疼痛的部位:脊柱、髋部及四肢等。 特征性表现:体位密切相关 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或翻身疼痛。 骨质疏松患者中67%发生局限性腰背疼痛 骨密度 T-2.5SD 脆性骨折史 Liao EY. Metabolic Bone Disease. Renmin Publ. 2003 October : 693 [廖二元,《代谢性骨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0月, Ring JD. Too many osteoporosis patients are undertreated with analgesics. Chronic pain promotes bone loss. MMW Fortschr Med. 2003;145(48):43-45 骨质疏松疼痛鉴别诊断 药源性骨质疏松疼痛相关疾病 继发性疾病源性骨质疏松疼痛 其它原因继发骨质疏松疼痛 基本检查项目 骨骼X线片 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 钙、磷、碱性磷酸酶、血清蛋白电泳 提 示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值在正常范围 ◆ 有骨折时血碱性磷酸酶值水平有轻度升高 ◆ 以上检查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做鉴别诊断 骨质疏松疼痛疾病实验室检查 25 (0H)D、1,25( OH) 2D 性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甲状腺功能、皮质醇 尿钙和磷 血沉、血气分析、血尿轻链、肿瘤标志物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骨髓穿刺或骨活检等检查。 骨质疏松疼痛疾病实验室检查 注: PINP和S-CTX为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推荐的敏感性相对较好的两个指标 骨质疏松疼痛疾病实验室检查 骨质疏松诊断流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