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共41张PPT).ppt

发布:2017-05-25约3.1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是(?? ) A.产生????? B.初步发展 C.短暂发展??? D.繁荣发展 C 洋火、洋油、洋布、洋货、洋酒、洋烟、洋枪、洋炮、洋车......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激进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 政治 经济 文化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资产阶级实业家:实业救国 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私人开办、资本主义性质 民族工业 官办、带有封建性 使用机器 洋务企业 不同点 相同点 张 謇(ji n) 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创办人之一。16岁中秀才,32岁中举人,41岁中状元,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ǎ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1、张謇什么时候开始创办企业?为什么要创办企业? 2、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3、他创办的企业中较早的是哪家工厂? 4、他还从事什么其他事业? 《马关条约》签订后。 外国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实业救国 大生纱厂 医疗、教育等公益事业 中国封建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弃官从商。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 ——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张謇 “弃官从商”,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不惧世俗的勇气和爱国精神 “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 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 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实业救国,教育救国 “夫世界今日之竞争,乃是农工商的竞争;农工商之竞争,实是知识、学问、教育之竞争。” “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 。 南通博物苑 (中国第一座博物馆)   张謇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堂)以及中国第一家民办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张謇一生创办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 南通师范学校 (初名通州民立师范学校) “父教育而母实业” (1875-1952)江苏无锡人。创办申新、福新等公司。主营面粉和纺织。即所谓“面粉大王”。 (1866-1947)安徽人,袁世凯的财政管家。举办多种实业,有“南张北周”之誉。 想一想 大生纱厂 “······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1895年清政府发布的上谕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一战后 进一步发展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一战期间 创办 甲午战后 历程 原因 时间 自主学习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时 期 阶段 特征 原因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简表 辛亥革命后 一战期间 一战后 洋务运动 到清末 1.洋务运动的推动 2.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3.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萌芽且初步发展 “黄金时代” 再度受挫 日益萎缩 4.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914---1919 时 期 阶段 特征 原因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简表 1.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人民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内因) 2.一战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外因); 辛亥革命后 一战期间 一战后 洋务运动 到清末 1.洋务运动的推动 2.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3.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萌芽且初步发展 “黄金时代” 再度受挫 日益萎缩 4.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日本从沦陷区掠夺大量物资 日军占据的中央银行大金库。门上贴着“日本军占领,犯者死无赦”字样。 沦陷区:日本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 国统区:受到官僚资本的压制 一战至新中国成立:再度受挫,凋零萎缩 国民党官僚资本同国家政权结合紧密,使国家政权为自己服务。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立夫陈果夫 时 期 阶段 特征 原因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简表 1.辛亥革命的作用;(内因) 2.一战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外因); 3.国货运动的推动。 辛亥革命后 一战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