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月25日份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总结- 副本.doc

发布:2017-05-19约3.4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工作面地质和生产技术条件 1.1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1.1.1工作面概况 概 况 煤层名称 2#煤层 水平名称 采区名称 201 工作面名称 20102回采工作面 地面标高 +1567~1669 工作面标高 +1265~+1304(底板) 地面位置 地面相对位置多为荒山,山沟 井下位置 20102工作面位于井田东南部,边界与南沟石湖二坑相邻。井田边界都留有保安煤柱20m并且均未开采,该工作面南部是高速公路;南部边界与同煤集团石湖坑新扩井田(未开采)相邻;在工作面的西部是三条采区大巷,即:2#煤运料巷、2#煤运输巷、2#煤回风巷。 走 向 长 (m) 1669 倾 向 长(m) 220 平 面 积 (m2) 367180 煤 层 情 况 煤层总厚 (m) 1.64~7.25 煤 层 结 构 煤层倾角(°) 30~110 80 4.12 简单 该面属厚煤层,煤层沉积较稳定,煤层倾角较平缓,赋存稳定,顶板为深灰色细砂岩,底板为黑色泥岩或灰色砂质泥岩。因受断裂构造影响,局部煤层松软破碎,厚度有一定变化 煤 层 顶 底 板 情 况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 性 特 征 基本顶 砂岩 9.95 灰白色砂岩,细一粗粒结构,呈正序列,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为K2标志层。 直接顶 泥岩 3.4 灰黑色,结构致密,块状结构 直接底 砂质 泥岩 2.55 灰黑色砂质泥岩,块状结构,深灰色粉砂岩,粉砂粒结构。 瓦 斯 2015年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20m3/min,相对涌出量1.00m3/t, 煤的自燃 煤的自然倾向性Ⅱ类。 地温、地压 无地温异常 普氏硬度 煤层 F=2~3 直接顶 F=3 1.2支护 1.2.1正常支护 根据支架支护高度和支护强度要求计算结果,设计中间支架选用ZY12000/28/62型低位液压支架,过渡支架选用ZY12000/28/62支架,端头支护选用ZYG14200/27/45(1组) 表2 ZY12000/28/62型掩护式液压支架主要技术特征为: 项 目 内 容 支 架 架 型 ZY12000/28/62 支 架 高 度(m) 2.8~6.2 m 支 架 宽 度(m) 1.43~1.6 m 支 架 中 心 距(m) 1.75±0.1 m 初 撑 力(KN) 7917KN 额 定 工 作 阻 力(KN) 12000KN 支 护 强 度(MPa) 1.36-1.4MPa 对 底 板 比 压(MPa) 2.35 MPa ` ` 泵 站 压 力(MPa) 31.5 MPa 支 架 重 量(T) 32.5T 工作面内切眼长220m,实选128架支架支护,可支护长度218m。 移架的动作顺序:降架→移架→升侧护板→升柱 1.2.2特殊支护 工作面在过断层、顶板破碎、片帮、冒顶等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支护方式。 1.2.3巷道布置 切眼尺寸及支护方式:8*3.8(3.9)(锚网索支护) 运输顺槽尺寸及支护方式:5*3.8(3.9)(锚网索支护) 回风顺槽尺寸及支护方式:4 *3.8(3.9)(锚网索支护) 以上在顶板管理正常情况下使用,若现场遇断层,地质构造时,施工单位另制定针对性措施。以上材料均放在材料道料场,码放整齐,挂牌管理。 2 矿压观测计划 2.2 20102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1、掌握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横向和纵向的发展规律及移动概况与支架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老顶来压的预报,提出合理的顶板管理措施,如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特种支护,回采工艺等等,为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技术条件。 2、对在20102工作面回采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包括新采煤方法、回采工艺等)进行资料积累,从矿山压力角度对应用效果 提出评定性意见。为采煤工艺的创新和改进创造作必要的技术准备。 3、对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任务包括:监测日常生产过程中支架的支护质量、围岩移动概况,不安全隐患因素等,以达到安全生产可靠的目的,在保证顶板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综采液压支架的优势。 4、掌握巷道支架与围岩的相互关系,其任务包括提出合理的围岩松动范围,确定合理的巷道支护型式、支护参数。 5、研究掌握采动影响和支撑压力的分布规律,其任务包括确定回采巷道的支护参数,确定煤壁前方巷道合理的维护范围,确定工作面的端头支护的技术措施等,以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资源的回收率,提高技术经济效果等。 2.3观测方案 2.3.1观测工具 ZY12000/28/62型液压支架在左立柱上安有压力,矿用本安型数字压力计利用软件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