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再谈抗菌素的合理使用.ppt

发布:2017-05-30约1.47万字共6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国内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检出率大约为30%左右, 一个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待查到病原菌后再用药是不可能的。因此经验用药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根据感染部位、感染的场所、有无原发病、年龄、用药过程等初步判断感染微生物的种类,尽早用药控制疾病进展!是医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理论和基本技能。 马忠森 浅谈抗菌素临床应用的基础知识 吉林医学2005,26,789-79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mpact of Clinical Guidelines in the Management of Severe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Guy W. Soo Hoo, Y. Eugenia Wen, et al. Chest 2005; 128:2778–2787 病死率(%) 以亚胺培南为基础的治疗 NNIS:美国国家院内感染监控系统 NNIS组:符合NNIS VAP标准,临床指南制定前治疗组 经验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治疗HAP对病死率的影响 就所有患者而言,在相同时间的病死率方面,GUIDE组均低于NNIS组。 Marin H Kollef. Appropriate Empiric Antimicrobial Therapy of Nosocomial Pneumonia: The Role of the Carbapenems. Respiratory Care, 2004, 49(12): 1530-1541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 对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需氧菌和厌氧菌以及多重耐药或 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均有显著的疗效 对非发酵革兰阴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有效 常见临床致病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现象相对较少 适用于严重的G-菌感染、混合感染、耐药菌感染和厌氧菌混合感染。 而亚胺培南疗效更可靠。 碳青霉烯类 由于抗菌素用于临床,使感染性疾病治愈率显著提高,死亡率显著下降, 尤其碳青霉烯类抗菌谱广,对多种耐药菌具有很高的活性,已成为临床治疗重症感染和耐药菌株的有力武器。 然而,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大量使用抗菌素,导致细菌耐药菌株剧增,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新的挑战,合理使用抗菌素为世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 滥用抗菌素“ 预示着抗菌素时代的结束” Thank you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选用广谱的抗菌素,尽量选用杀菌剂; 在重症感染中则往往采取联合用药, 根据临床资料判断可能的病原菌来选用抗菌素。 根据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以及耐药的变迁等因素。 用抗生素前必须送痰、血或无菌分泌物做培养 病原菌未明时,早期应用抗菌素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非常重要 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多肽类等; 原则: 常用的杀菌剂: 如何判断何种微生物感染及抗菌素选择? 根据感染部位判断 根据感染的场所判断 根据有无原发病判断 根据年龄判断 用药史 马忠森 吉林医学 2005, 26, 789-791 感染部位 病原菌 首选抗菌素 头部、胸腹、四肢皮肤感染 G+球菌多见如葡萄球菌、链球菌 青霉素、头孢一代,无效可换用苯甲异恶唑青霉素或大环内酯类; MRSA感染--万古霉素; 口腔感染: 厌氧菌和G+球菌多见, 青霉素、一代头孢、甲硝唑或喹诺酮类 外阴部、泌尿 生殖系统感染 G-杆菌、厌氧菌多见、G+球菌少见 三代头孢、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族、喹诺酮类 肝胆系统感染 厌氧菌、G-杆菌(大肠杆菌)多见 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一致 胃肠道感染 食物中毒常见沙雷菌属G-杆菌、厌氧菌多见,G+球菌和真菌少见 可选用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磺胺咪、氨基甙及喹诺酮类 呼吸道感染 首先是病毒,然后是支原体,最后是细菌,而且G+球菌多见, 厌氧菌和G-杆菌相对少见,真菌见于年老体弱、大量应用抗菌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 首选G+球菌有效的抗菌素如青霉素族、大环内酯类、头孢一代、喹诺酮类抗菌素 腹腔感染 致病菌来源于肠道内部的正常菌群。 包括脆弱拟杆菌、状芽孢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 2002年美国外科感染协会腹腔内感染抗生素治疗指南 如何判断何种微生物感染及抗菌素选择 1. 根据感染部位判断 John E. Mazuski et al, Surgical Infections, 2002 , 3(3), 2002年美国外科感染协会腹腔内感染抗生素治疗指南 联合用药 氨基糖苷类 + 抗厌氧菌药 氨曲南 + 克林霉素 头孢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