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监测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XXX大学
﹡﹡﹡﹡﹡﹡﹡﹡﹡﹡﹡﹡﹡﹡﹡﹡﹡﹡﹡﹡﹡﹡﹡﹡﹡﹡﹡﹡﹡﹡﹡﹡﹡﹡﹡﹡﹡
XXXXX大学中区环境噪声监测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安全监测监控原理与应用
班 级:
指导老师:
小组成员:
二○一五年六月
一、前言 3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意义 3
(三)、实验时间 3
二、监测方案设计 3
(一)、监测设备 3
(二)、监测对象 4
(三)、监测条件 4
(四)、测点布置 4
(五)、监测时间及频率 5
三、监测步骤 5
(一)、采样点设置 5
(二)、噪声评价方法 5
(三)、测量步骤 7
(四)、环境质量评价依据 7
四、监测数据记录 7
五、数据处理 10
六、注意事项 12
七、结论与建议 12
致谢 13
一、前言
(一)、实验目的
噪声是人们生活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环境噪声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保护环境,创造清洁、优美、安静的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此次实习将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加深对课题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学会噪声监测的方法和基本工作步骤。
实验目的总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学习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方法,并对校园生活区、教学区等不同功能区噪声污染进行评价;
2、熟悉声级计的使用;
3、掌握对非稳态的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意义
对校园内的声环境进行监测,了解学校的声环境功能划分和声环境质量状况,对学校的声环境质量做出评价,掌握一些简单的声环境监测原理及技术方法,学习声级计的使用方法和环境噪声的监测技术,通过实习,加深对自己专业的认识程度。
(三)、实验时间
2015年6月15日
二、监测方案设计
(一)、监测设备
声级计(GM 1357)、GPS定位器
(二)、监测对象
XXXXX大学中区范围
(三)、监测条件
1、天气条件要求在无雨、无雪的时间,风速控制在5 m/s以下;
2、测量时要求仪器距离地面1.2 m,手持噪声仪,应使人体与传声器距离0.5 m;
3、测量时凭测量者的听觉识别出该测点的噪声主要来自哪个方向声源;
4、测量时噪声仪距任意建筑物不得小于1 m。
(四)、测点布置
1、依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网格布点法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布设点位。
2、网格划分,测量范围位于图中圆框内,主要为学生七食堂,中区学生公寓修建的工地,东十三、东十四、东十五学生公寓,中区足球场等。
XXXXX大学平面图
(五)、监测时间及频率
1、监测时间:16:00——18:00
2、监测频率:每网格测100次,每隔五秒记录一个数据,每个网格连续记录
三、监测步骤
1、将学校划分4×5的网格,共20个测点。测量点选在每个网格的交点,若交点位置不宜测量,可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位置。
2、每组配置一台声级计,每2组共用一台GPS定位器。
3、读数方式用快档,每隔5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100个数据。读数同时要判断和记录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如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厂或车间噪声、锅炉噪声…)和天气条件。
(一)、采样点设置
本次实习的监测区域为学生七食堂,中区学生公寓修建的工地,东十三、东十四、东十五学生公寓,中区足球场等
将该区域按网格划分,选取了4个监测点:
1、中区公寓东十四的楼梯口监测点,该处处于整个区域的车行道路上,但是又是学生休息的场所,是需要安静环境的场所。
2、中区七食堂,测量时间为下午16:00~18:00,是食堂人流量较大的时间段。
3、中区学生公寓修建工地,工地正处于施工阶段,平常噪声很大,可能会影响周边师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
4、中区足球场,测量时间段,运动人流慢慢增加,噪声也慢慢增加,可能会影响周边相对较安静的环境。
(二)、噪声评价方法
本次实习对噪声的评价方法采用连续等效声级法,将实地测得的Leq值做平均值,所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