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实验老酸奶制作工艺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品添加剂实验老酸奶制作工艺(论文)
论文题目:老酸奶的制作工艺
学生姓名:
学 号:
学 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专 业:
年 级:
学 校;
时间:2012年07月06日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酸奶的制作工艺,从酸度的测定,保水性进行测定,感观评价等方面对酸奶的制作进行理化分析,从而得出不同发酵剂、不同发酵时间、不同温度、不同蔗糖添加量、不同发酵剂添加量等对酸奶制作的影响。增稠剂浓度对酸奶质地的影响也显着。
关键字:酸奶;制作工艺;增稠剂;理化分析
前言
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奶粉)作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罐装的一种牛奶制品。目前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为多。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以有点,而且还在某些方面经过加工过程扬长避短,成为了当代人的最适合饮用的保健品。
面粉经发酵制成面包就容易消化吸收,牛奶经发酵制成酸奶也有同样的效果,发酵使奶中糖、蛋白质有20%左右分解成为小分子(如半乳糖和乳糖,晓得肽链和氨基酸等)。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经发酵后,乳中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这些变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酸奶由纯牛奶发酵而成,除保留了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还可以产生人体营养所必需的各种维生素(VB1、VB2、VB6、VB12)。
特别是对乳糖消化不良的人,吃酸奶也不会发生腹胀,气多或腹泻等现象。
酸奶中钙含量丰富,经发酵后,钙等矿物质都不会发生改变,但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可有效地提高钙、磷在人体中的利用率,所以酸奶中的钙磷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酸奶也是一种兼具营养与保健的新型饮料,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在酸奶的加工与贮藏过程中,如热处理、过度的酸化等,都会影响到酸奶的品质及质地,导致蛋白沉淀、乳清析出,分层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可接受性。而增稠剂的添加可改善酸奶的质地、防止乳清分离并成为影响酸奶质地的加工条件之一。因此研究增稠剂对酸奶质地的影响,对于控制酸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分析了黄原胶等增稠剂对酸奶的硬度、黏度、凝聚性及保水性的影响。根据市场信息和国外专家对21世纪食品发展趋势的预测:高品质、健康、方便、嗜好是酸奶市场的发展趋势。发酵乳具有独特风味、酸甜适口、芳香可口、营养丰富,具有缓解乳糖不耐症的作用,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也有效地抑制肠道中微生物的发生长繁殖,对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与设备
1.1材料: 新鲜全脂奶粉,白砂糖,发酵剂(由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混合而成),明胶,黄原胶,耐酸CMc,蔗糖酯,水
1.2设备:三角瓶(每人1-2瓶),封口膜,量筒,不锈钢勺,温度计,玻棒,灭菌锅,培养箱,冰箱,净化工作台,天平,自动灭菌锅,高压均质机,恒温培养箱,小型离心机,瓶子(6~7个)等
1.3 方法:1、工艺流程原料的选择(检验)→配料→均质→杀菌(85℃10min)→冷却(37—45℃)→加发酵剂(接种量4%,体积分数)→装瓶→发酵(40℃,3h)→冷藏→成品原料成分表 总质量:1kg,
对照组
成分 白砂糖 全脂奶粉 发酵剂 蔗糖酯 水 黄原胶 CMC 比例(%) 6 15 4 0.15 75 0 0 质量(g) 60 150 40 1.5 748 0 0
实验组
成分 白砂糖 全脂奶粉 发酵剂 蔗糖酯 水 黄原胶 CMC 比例(%) 6 15 4 0.15 73 0.3 0 质量(g) 60 150 40 1.5 745 3 0
2、 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选用奶粉。原料的质量要求: 生产酸乳的原料乳,要求酸度在18oT以下,细菌总数不高于50万CFUmL-1,总干物质含量不得低于11.5%,其中非脂乳固体不低于8.5%。原料乳不得使用病畜乳和残留抗菌素、杀菌剂、防腐剂的牛乳。(2)配料:在消毒过的容器(三角瓶)中放入鲜牛奶,加入6~7g/100mL白砂糖(本实验采用6.5%的加糖量),不断搅拌。(3)均质:原料配合后进行均质处理。均质处理可使原料充分混匀,有利于提高酸乳的稳定性和稠度,并使酸乳质地细腻,口感良好。均质所采用的压力以20-25 MPa为好。(4)杀菌:采用90~95℃,杀菌5分钟,对原料乳进行杀菌。(5)冷却:将杀菌后的乳冷却至46~48℃后,准备接种。(6)接种:接种量可根据菌种活力、发酵方法等的不同而定。本实验接种方法与接种量:用洁净的灭菌勺,去掉市售原味酸乳表层的1—2cm后,按市售酸奶:原料乳为1:10的比例,接入已
显示全部